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1.
雌二醇心脏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心脏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将30只雌性卵巢切除(OVX)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二甲基亚砜组(D组)和E2组(E组)。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以及心功能的变化。在冷晶体停搏液中加入E2,观察其对MIRI的影响。结果:再灌注30min,E组冠脉流量(CF)增加,心功能改善,CPK、LDH和MDA明显降低,而NOS活性及NO含量明显高于I-R组和D组。结论:E2通过提高心肌总NOS活性,促进NO的产生,防止MIRI。  相似文献   
12.
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低 ,一般病人多以黄疸为主诉就诊 ,当病情发展到有黄疸时说明胆道已严重梗塞 ,癌症多已到中晚期 ,加之该部位的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致使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极低 ,减黄手术是一项重要的缓解症状、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我院七年来行减黄手术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有关资料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0年至 1997年 5月 ,本院共为 9例经手术探查证实为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行肝胆管内丫管支架 胆肠吻合术。男 8例 ,女 1例。年龄 42~ 6 8岁(平均 5 9 8岁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期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关系以及后腹腔镜气腹对老年患者术中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择期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ASAⅠ~Ⅱ级。于诱导后10 min、气腹后15、30 min,停气腹后15、30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相应时间的Pet-CO2、PaCO2,求出PaCO2与PetCO2差值(Pa-etCO2)。同时记录相应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气腹后15、30 min,停气腹后15、30 min PaCO2、PetCO2、SBP与气腹前比较均升高(P〈0.05,〈0.01)。不同时间点PaCO2与PetCO2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老年患者腹膜后腹腔镜手术PaCO2与Pet-CO2相关性良好,PetCO2能较好地反映PaCO2变化。气腹对老年患者SBP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离体大鼠缺血 /再灌注心肌丙二醛 (MDA)和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 ,将 2 4只大鼠随机分成 4组。正常对照组 :用K H液持续灌注 80min ;缺血 /再灌注模型组 :用K H液预灌 30min ,然后用4℃的St.Thomas停搏液使心脏停跳 ,常温下全心停灌 2 0min ,K H液再灌注 30min ;异丙酚组和异丙酚 +格列本脲组 :从预灌第 15min改用含相应药液的K H液灌注 ,停灌同缺血 /再灌注模型组 ,然后用含相应药液的K H液再灌注 30min。测定心肌含水量、MDA含量和冠脉流出液肌酸激酶 (CK)活性。结果 :缺血再灌注可使心肌含水量、MDA含量和CK活性明显增高 (P <0 .0 1) ,30 μmol·L- 1异丙酚能显著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 ,格列本脲对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无影响 (P >0 .0 5 )。结论 :心肌缺血 /再灌注可致心肌水肿 ,异丙酚减轻水肿作用与其抗氧化有关 ,而与ATP 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再灌注早期应用 17β 雌二醇 (17β estradiol,E2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脏灌注模型 ,将 30只雌性卵巢切除 (OVX)大鼠随机均分为 3组。缺血再灌注组 (I R组 )用K H液预灌注 15min ,常温停灌 30min ,恢复K H液再灌注 30min。 0 1%二甲基亚砜组 (D组 )和 5 μmol LE2 组 (E组 )从再灌注第 6min起改用含相应药液的K H液灌注 2 5min ,余同I R组。记录各组心功能及冠脉流量 (CF) ,测量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磷酸激酶 (CPK)、心肌丙二醛 (MDA)含量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结果 再灌 30min时 ,E组CF比I R、D组明显增加 (P <0 0 1) ;I R、D、E组心功能均降低 ,但I R和D组较E组更为显著 (P <0 0 1) ;E组SOD活性明显高于I R和D组 (P <0 0 1)而MDA、CPK和LDH的含量明显低于I R和D组 (P <0 0 1) ;I R组和D组之间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 E2 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 ,防止MIRI。  相似文献   
16.
可视喉罩CTrach在颈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新型可视喉罩CTrach在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颈椎手术行全身麻醉者采用CTrach喉罩系统置入通气,并引导气管插管,记录喉罩置入所需时间、喉罩通气的成功率、气管导管首次插入的成功率、总的成功率、喉罩直视下声门显露的比率以及从喉罩置入到气管导管成功插入所需的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可置入喉罩,其中2例通气效果不满意;喉罩通气满意者78例中有5例首次插管未成功。除2例喉罩通气效果不满意和3例3次试插未成功外,其余75例最后都可以在CTrach喉罩引导下完成气管导管的插入,从开始操作到完成置入气管导管的平均时间为192s(156—273s)。结论CTrach喉罩系统可以在直视下进行调整,暴露喉头的位置,提高插管的成功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伤,在颈椎手术的气道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的镇痛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90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组(D1组)和2组(D2组)。D1、D2组,麻醉诱导后10 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1;C组给等量0.9%Na Cl溶液。记录围术期循环指标、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手术后2,4,12,24 h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D1、D2组循环指标较C组稳定,BIS值低于C组。D1组拔管时间长于C组,D2组拔管时间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D2组患者VAS低于C组,不良反应少,使用镇痛药物例数少。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可节俭麻醉维持药物,不延长拔管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t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GDNF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多种抻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持和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另外,GDNF还参与中枢和外周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发展。该文主要就GDNF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周龄6周,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4组(n=30):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P组)和GDNF组.采用结扎L5.6脊神经的方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S组只暴露脊神经,但不结扎;P组脊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隔日1次,连续14 d;GDNF组脊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GDNF 2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μl,隔日1次,连续14 d.分别于脊神经结扎后3、7和14 d时,取10只大鼠,测定机械痛阈,然后处死,取脊髓背角,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P组和GDNF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背角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P组比较,GDNF组机械痛阈升高,脊髓背角p38MAPK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0.01).结论 鞘内注射GDNF可通过抑制脊髓背角p38MAPK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