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和吗啡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 6 0例要求使用镇痛泵的患者 ,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 (L组 ,n =31)和吗啡组 (M组 ,n =2 9) ,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治疗 ,L组使用氯诺昔康 (4 8mg/ 4 8h) ,M组使用吗啡 (6 0mg/ 4 8h)。观察 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疼痛缓解评分总和及疼痛程度差值总和 )、副作用 (瘙痒、恶心和呕吐、尿潴留 )。结果 L组和M组的疼痛缓解评分总和分别为 13 8± 2 8、14 1± 2 6 (P >0 0 5 ) ,疼痛程度差值总和分别为 9 4± 2 1、8 3± 2 9(P >0 0 5 )。L组的瘙痒、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于M组 (P <0 0 5 ) ,尿潴留也低于M组 (P <0 0 1)。结论 氯诺昔康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与吗啡相近 ,而其副作用低于吗啡 ,应用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2.
中医文献研究所始建于1985年,为全国高校建立最早的中医文献研究所之一,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所属专门科研机构。其前身为1976年设立的中医文献研究室。现设有三个研究室/三个教研室(中医文献学教研室、医学信息学教研室、中医药信息工程学教研室)和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海外中医药信息研究与交流中心。是中医医史文献学博士点、硕士点,也是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覆盖学科。学科建设中医文献研究所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的依托单位。中医文献学科198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高校第一个中医文献学…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目的】观察中药袁氏生脉成骨胶囊(主要由丹参、川芎、鸡血藤、黄芪组成)对激素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的拮抗作用,探讨袁氏生脉成骨胶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地塞米松诱导骨髓基质细胞的成脂分化,以含中药血清作为拮抗剂。检测培养细胞的甘油三酯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分离细胞培养4d后可以观察到大量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模型组加入地塞米松造模;成骨胶囊药物组地塞米松用法同模型组,同时加入含药血清。6d后,光镜下观察成骨胶囊药物组见少量脂肪细胞,模型组脂肪细胞明显增多。成骨胶囊药物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甘油三酯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中药袁氏生脉成骨胶囊能够有效拮抗激素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提示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的机理不仅是改善了股骨头的微循环,而且抑制了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增加了成骨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6.
四物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多种现代仪器,测定了四物汤中当归、地黄、芍药、川芎的单味药煎液、群煎液及分煎混合液中阿魏酸、八种微量元素、十七种氨基酸,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并测定了紫外谱吸收峰位值。显示出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Chiari截骨、血管束植入为基础的综合手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42例(61髋)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病变患者接受以Chiari截骨、血管束植入为基础术式的综合手术治疗。本组年龄27~42岁,平均36.1岁。61髋中行单纯Chiari骨盆截骨、股骨头内血管束植入术39髋,配合髋臼加盖术16髋,配合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2髋,配合髋臼加盖术及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4髋。结果:本组平均随访时间8.4年,最后随访时,5例5髋已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其他37例56髋Harris评分术前平均58分,术后平均83分,疗效优良43髋(76.8%)。CE角:术前平均8.7°,术后平均28.5°。股骨头覆盖指数:术前平均61.4%,术后平均83.2%。结论:该综合手术方法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病变可以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大延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8.
化瘀生脉法防治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大祥  樊粤光  梁德  袁浩 《新中医》2006,38(3):32-33
目的:观察化瘀生脉法防治小血管吻合术后血管危象形成的作用。方法:将41例小血管吻合术者根据进入观察先后顺序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中药化瘀生脉组(中药组)22例,采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口服袁氏生脉成骨片治疗;西药阿斯匹林组(西药组)19例,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治疗。主要观察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回流测定等4项指标,记录血管危象发生率及组织坏死率。结果:中药组发生血管危象4例(发生率18.2%),坏死2例(坏死率9.1%);西药组发生血管危象6例(发生率31.6%),坏死4例(坏死率21.1%)。2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及组织坏死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瘀生脉法对防治小血管吻合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且未发现化瘀生脉方案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膝关节置换术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C组采取全身麻醉,E组采取超声引导下SGB联合全身麻醉。比较2组止血带充气前(T0)、止血带充气后30 min(T1)、止血带充气1 h(T2)、止血带放气前(T3)、止血带放气5 min(T4)、止血带放气30 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并分析病人的麻醉药物用量(舒芬太尼)、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睡眠质量,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T0、T1、T2、T5的HR、SBP、SpO2、BIS比较,2组T4的HR、SpO2、BIS比较,2组T3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3的HR、SBP、BIS高于E组(P < 0.05~P < 0.01)。C组的麻醉药物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E组(P < 0.05);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与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GB可降低膝关节置换术止血带反应,从而稳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0.
袁浩  刘小球  陈柯  方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621-2622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治疗痔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痔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急便感)和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肛门坠胀、急便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较PPH更加微创化,对痔病的治疗效果与PPH相当,但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地维护肛门精细控便能力,在临床上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