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抑郁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该院SLE患者288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抑郁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R4.0.3软件构建SLE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抑...  相似文献   
12.
介绍无线网络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场景,分析无线网络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阐述无线网络在内网中的设计架构及特点,结合该院对互联网的无线连接需求,介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从部署方式、架构选择、访问方式、管理与维护4个角度阐述运用云技术实现对单位官方网络云托管的设想并进行可行性分析,为其他业务云托管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NF-кB/p65和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кB/p65和VEGF在1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60例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结果:NF-кB/p65和VEGF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率均高于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NF-кB/p65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中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的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腹水量>500ml组中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腹水量<500ml组(P<0.01),NF-кB/p65在腹水量>500ml组和腹水量≤500ml组中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NF-кB/p65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279,P<0.01).结论:NF-кB/p65及VEGF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与腹水形成有关;VEGF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候选指标;NF-кB/p65对VEGF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垂体后叶素的使用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研究组61例)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并在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6U,B组(对照组65例)则行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并比较肌瘤术后复发率及性激素水平.结果:A组出血量、术后病率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A组子宫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复查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性激素变化水平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垂体后叶素的使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以起到减少出血、降低术后肌瘤复发率的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黏附分子(MUC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60例卵巢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进行MUC4和VEGF的表达。结果MUC4和VEGF在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瘤、上皮性卵巢癌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MUC4和VEGF在卵巢癌中低分化组织中表达率与高分化组织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Ⅰ、Ⅱ期(早期)和Ⅲ、Ⅳ期(晚期)卵巢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中MUC4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在CA125正常组和CA125升高组中,VEGF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中MUC4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在早期上皮性卵巢癌中,MUC4表达高于VEGF,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UC4与卵巢肿瘤的良恶性、病理分级有关,与临床分期、CA125值无关,VEGF与卵巢肿瘤的良恶性、临床分期、CA125值、病理分级有关。MUC4是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候选指标,VEGF与预后有关,2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上皮性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能更好的评估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头孢曲松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 1荨麻疹 男,28岁。因“上感”给予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行皮试及肌内注射过敏实验均为阴性,静脉滴注90 m in左右出现瘙痒,荨麻疹,伴头痛、眩晕,即停药,予对症治疗,约30 m in左右症状缓解,荨麻疹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术联合肛洗一号熏洗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42例高位肛瘘患者,其中观察组71例采用切开挂线术联合肛洗一号熏洗,对照组71例采用切开挂线术联合聚维酮碘溶液坐浴,比较两组的疗效、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和手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此次研究过程中脱落9例,共完成试验133例,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尿潴留、肛门失禁)、不良反应(皮肤过敏、肛周湿疹)和手术后6个月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7.1%vs 95.4%,χ2=0.288,P=0.866;1.5%vs 3.1%,χ2=0.389,P=0.614;5.9%vs 7.7%,χ2=0.173,P=0.741;5.9%vs 4.6%,χ2=0.107,P=1.0;2.9%vs 4.6%,χ2=0.257,P=0.676;4.4%比3.1%,χ2=0.164,P=1.0;2.9%vs 4.6%,χ2=0.257,P=0.676];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较短[(8.22±1.84)d vs(8.97±2.39)d,t=-2.016,P=0.046;(42.38±7.98)d vs(45.40±8.99)d,t=-2.049,P=0.042],术后第2日和手术后1周疼痛均较轻[(3.51±0.92)分vs(3.86±0.97)分,t=-2.118,P=0.036;(2.44±0.87)分vs(2.83±0.95)分,t=-2.475,P=0.015],术后创缘水肿发生率低(2.9%vs 12.3%,χ2=4.193,P=0.0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肛洗一号熏洗可以促进肛瘘切开挂线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预防和减少创缘水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苏悦  周玲  卢丹  汪萍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0):1365-1366
目的评价子宫压迫性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时不同类型的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对9例不同类型的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性缝合手术方法治疗。结果9例患者剖宫产手术中发生产后出血,均经过药物等处理无效,采用’改良式子宫压迫性缝合术治疗,8例止血效果好,1例术中出血仍难控制行子宫全切。结论产后出血子宫压迫性缝合治疗安全有效,且技术方法易掌握,适用于剖宫产术中药物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卡介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获准使用的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目标人群为婴幼儿, 但是其保护时效是有限的。有研究证明, 再次接种卡介苗可对成人结核病起保护作用;同时, 通过训练免疫, 卡介苗还可诱导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对其他呼吸道疾病以及一些慢性病有积极的效果, 尤其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免疫效果。目前, COVID-19的流行还未得到有效遏制,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卡介苗对预防COVID-19有积极效果, 是否可以将卡介苗作为预防措施值得思考。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中国相关部门并没有提出支持卡介苗复种的相应政策, 随着卡介苗的免疫作用越来越多的发现, 对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再次接种卡介苗以及是否可以将其更广泛的应用引起了激烈讨论。本文就卡介苗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对结核及非结核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