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处理方式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流  赵仁峰 《广西医学》2012,34(9):1154-1156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单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及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的疗效.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165例,分为A组(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4例,B组(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剔除肌瘤)56例,C组(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75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B组和C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C组<B组<A组(P<0.05);B组和C组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快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C组症状缓解率高于B组、A组,子宫肌瘤复发率及子宫异常率低于B组、A组(P<0.05).C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子宫及卵巢功能,较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晶清 《中外医疗》2013,32(6):52-5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术与垂体后叶素术中止血效果的差异。方法 42例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1例,术中分别接受子宫动脉阻断术和垂体后叶素术中止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72h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在手术时间、术后72h体温、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要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肌瘤复发和月经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断术能在不影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海报 《中外医疗》2013,(32):38-39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该院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进行子宫血管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月经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肌瘤复发情。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月经过多症状的改善率及肌瘤复发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使月经过多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子宫动脉阻断后肌瘤的血供即刻受到影响。肌瘤坏死,具有潜在的降低肌瘤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13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组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肌瘤复发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66±21)m L比(160±37)m L、(4.9±0.9)d比(6.3±1.2)d、5.0%(3/60)比15.7%(11/70),P<0.05或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可减轻手术损伤,降低肌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唐婷 《中国医疗前沿》2013,(17):70-70,78
目的:探讨子宫上行动脉血流阻断联合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7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上行动脉阻断术,再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38例仅采取传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恢复正常率95.0%,复发率2.5%,月经改善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上行动脉血流阻断联合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子宫结构和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邢秀月  李晓丽  周叶 《海南医学》2014,(15):2295-2296
目的:探讨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的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育龄妇女的一般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组(A组,31例)和腹腔镜剔除术组(B组,4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以及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恢复、月经症状缓解和肌瘤复发情况。结果7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4.1±19.3) min和(92.9±18.1) min,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8~27个月,A组子宫恢复率和月经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肌瘤复发率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是治疗子宫肌瘤并保留子宫的有效手段,推荐多发性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7):672-674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止血方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差异。方法选择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具有手术指征的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32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0例。A组患者采用肌瘤蒂部套扎止血,B组患者采用肌瘤周围注射12 IU垂体后叶素止血,C组采用肌瘤蒂部套扎+注射20 IU的缩宫素止血,D组采用注射垂体后叶素+肌瘤蒂部套扎止血,比较4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 A、B、C、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A、B、C组(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A、C组(P<0.05)。A、B、C、D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A、B、C组(P<0.05),A、B、C组之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肌瘤周围注射12 IU垂体后叶素联合肌瘤蒂部套扎止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情况以及半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伍宗惠  彭冰 《重庆医学》2012,41(30):3143-314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纳入研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对照组69例,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均无副损伤。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发热、腹痛情况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副损伤不增加,还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郑州圣玛妇产医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术中加用子宫动脉阻断术。对比两组术后情况及卵巢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巢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手术创面小,复发率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超声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刚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149-150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9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将行腹腔镜超声辅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组于术后对存留的子宫肌瘤继续在腹腔镜下剔除。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B超检查发现7例(18.42%,7/38)有残留肌瘤核继续在腹腔镜下剔除。全部肌瘤术后送检均为子宫平滑肌瘤5,d后出院。两组均获随访,术后每3个月1次,共随访4次。观察组1例复发肌瘤,复发率为2.63%;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16.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超声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肌瘤核的存留,降低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要求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排除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及黏膜下子宫肌瘤)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对照组直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如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门诊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无中转开腹.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0/60).观察组术后月经过多改善率为100%(26/26),而对照组则为8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可明显减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时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快,症状改善率高,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并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患者实施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中采取腹腔镜配手术,对照组患者30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86.52±17.22)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64.21±27.54)ml,两组患者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为(7.2±2.1)d,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为(8.8±3.2)d,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能够满足不同子宫肌瘤患者对手术的要求,并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特点,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手术过程中术野较为清晰,对坏死组织有显著的减少作用,并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临床子宫肌瘤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线圈套扎法在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协助剔除肌瘤后,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线圈套扎法协助剔除肌瘤。观察比较两组各项临床参数,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对照组输血2例。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线圈套扎法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阴式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腹腔镜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肌瘤单发、多发以及肌瘤的部位、肌瘤直径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卫辉市华新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LUAO-M);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纯肌瘤切除术(LM),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有助于拓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和复发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各41例。比较两组病患的住院时间、肌瘤残留率、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住院时间、肌瘤残留率、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降低肌瘤残留率,复发率较低,妊娠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盛友芬 《微创医学》2014,(3):305-30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发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SH、LH、E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于子宫肌瘤治疗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9年4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两组各62例,予以研究组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子宫内肌瘤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术后Vas评估、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值(P0.05);两组并发症存差异(P0.05);研究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fsH及e2指标与对照组存差异(P0.05)。结论于子宫肌瘤手术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20.
罗莹 《当代医学》2013,(9):99-10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患者2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子宫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子宫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11/104)比12.9%(13/101)(]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肛门排气及患者体温和子宫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