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患者男,36岁.于2011年3月7日因“右眼拳击伤后视力下降伴眼痛流泪20余年”就诊,检查:视力:右眼眼前手动,左眼0.25;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明显水肿,虹膜萎缩呈灰白色,瞳孔约8 mm大小,对光反射消失.前房内见脱位的晶状体呈白色全混浊,当患者改变体位时,脱位的晶状体可自由移动,取坐位时晶状体位于前房(图1),平卧位时晶状体位于玻璃体腔,B超提示晶状体全脱位,位于玻璃体腔(图2).  相似文献   
32.
患儿男,4岁。因家长发现进食时流泪,哭泣时反而无泪1个月余而就诊。患儿系第2胎,足月顺产,其姐身体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既往史:无外伤及面部感染等病史。查体:患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听觉正常,全身各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双侧面部感觉正常,面部及鼻唇沟对称,嘴角无歪斜,舌居中,闭眼时眼睑闭合完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确诊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256例,采用问卷调查及电话等随访方式,综合评估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等因素与PHN的关联性。结果 256例患者最终随访完成197例,其中73例患者发生PHN(37.05%)。最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8.780;95%CI:3.057~25.218;P<0.001);皮损分布体侧(OR:0.453;95%CI:0.223~0.922;P=0.029);皮损继发细菌感染者(OR:2.942;95%CI:1.266~6.835;P=0.012);疼痛等级(OR:4.148;95%CI:2.219~7.756;P<0.001)是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3个月后仍伴有瘙痒(post-herpeticitch,PHI)者约占15%,Spearman秩相关检验提示其与PHN无相关关系(r=0.097,P=0.177>0.05)。结论患者发病年龄、原发皮损继发细菌感染、急性期疼痛等级可能是PHN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HI与PHN两者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压力下纯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cells,RGCs)中bcl-2,bax,p53mRNA表达情况,了解压力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SD系大鼠脑源性星型胶质细胞同化培养液双界面法[1]培养羊抗鼠Thy1.1单克隆抗体纯化的SD系大鼠RGCs;在纯化培养的RGCs上分别施加0,20mmHg,40mmHg,60mmHg和80mmHg气压,培养24h及48h后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原位杂交检测细胞中bcl-2,bax及p53mRNA的表达.结果纯化的RGCs培养12h及24h用羊抗鼠FITC-Thy-1.1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阳性,纯度为97%.传三代后星型胶质细胞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克隆抗体标记和鉴定阳性.培养24h组TUNEL法检测对照组极少数细胞凋亡,20mmHg组见较多细胞凋亡,随着压力的增高细胞凋亡数增多,凋亡指数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培养48h组压力≥20mmHg各组较相同压力培养24h组凋亡指数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压力≥40mmHg时bcl-2 mRNA表达逐渐减少,压力≥20mmHg时bax及p53 mRNA表达则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于20mmHg压力时间超过24h可激活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相关凋亡基因导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5.
脉络膜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其病变多发生在眼底后极部,瘤体渗液及侵及黄斑区可导致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造成视力损害。脉络膜血管瘤可分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和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前者并发症较少,而后者多表现为Sturge-weber症。目前对于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光凝术、放射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动力学疗法等。我们旨在介绍各种疗法的现状及最新进展,探索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利用离心沉淀法移植体外培养的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替代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的可行性.方法 将恒河猴9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只)、对照组(3只).实验组:角膜环钻取下中央角膜组织,显微镜下撕除后弹力层,将角膜植片形成约45°倾斜、内表面向上方置于0.6 mL EP管中,再向管中加入配置好的密度为40×106L-1的恒河猴VEC悬液0.5 mL,管中形成棉球在下、角膜植片在中间、细胞悬液在上面的三明治结构,盖紧EP管,放置于离心机中,以400r·min-1、800 r· min-1、1200 r·min-1的转速各离心4 min后将植片原位缝回植床;对照组:将撕除后弹力层的术眼角膜植片原位缝回植床.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摘取术眼,行扫描电镜观察移植的VEC在角膜植片内表面的分布情况.结果 离心沉淀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移植的类圆形细胞均匀贴附于角膜植片内表面;术后1个月扫描电镜显示种植的VEC贴附于角膜内表面,细胞表面积较大,呈长梭形,细胞间连接不紧密,可见细胞间隙及少量裸露的胶原纤维区;随着时间推移,术后2个月时,可见植片内表面的VEC密度逐渐增大,细胞间出现紧密连接;术后3个月时,可见细胞密度进一步增大,大片状均匀贴附于角膜植片内表面,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高倍镜下,细胞表面可见典型的长短不一微绒毛.对照组未见纤维裸露区,胶原前表面偶见白细胞及变形红细胞.结论 离心沉淀法可以将VEC成功移植于角膜内表面并均匀分布,移植后的VEC可异位生长并大量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报告泛发性光泽苔藓1例。患者男,20岁,双上肢丘疹5年、泛发全身5个月余。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外阴、阴囊、阴茎等处散布针尖至粟粒大小皮色圆形坚实平顶丘疹,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互不融合。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乳头变宽,局部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呈“抱球状”。非偏振光皮肤镜下可见皮损表面升高、纹理消失,中央圆形凹陷,部分凹陷周围呈放射状结构,形似“朝阳外观”。诊断:泛发性光泽苔藓。予原研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尿素乳膏、维A酸乳膏外用,皮疹好转,现随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