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白细胞介素-12治疗小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IL)-12能诱导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增殖和功能的活化。本实验以瘤内注射表达mIL-12质粒DNA的方式,初步探讨IL-12基因治疗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索利用乙型肝炎病毒 (HBV)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能性及检验其表达反义RNA抗HBV的作用。方法 在表达完整HBV颗粒的质粒上 ,经基因修饰后分别表达S或S启动子区的反义RNA ,整合于具有HBV复制的 2 .2 .15细胞 ,形成细胞克隆 ,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 ,斑点杂交法检测细胞内HBV核壳中HBVDNA ,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上清液中重组HBV颗粒。结果  2 .2 .15 pMEP4组、2 .2 .15 SAS组和 2 .2 .15 PAS组对HBsAg平均抑制率分别为 (2 .74± 3.83) %、(6 6 .5 4± 4 .4 5 ) % (P <0 .0 1)和 (5 5 .18± 3.2 7) % (P <0 .0 1) ;对HBeAg平均抑制率分别为 (4 .4 6± 4 .2 5 ) %、(2 6 .36± 1.6 9) % (P <0 .0 1)和 (6 5 .5 4± 3.2 2 ) % (P <0 .0 1) ;对HBV复制的抑制率分别为 17.0 %、5 9.9%和 72 .8%。 2 .2 .15 SAS组及 2 .2 .15 PAS组培养上清液中能检测出突变型HBV颗粒。结论 经过对HBV基因组的两处改造 ,分别在细胞内表达S区及S启动子区反义RNA具有干扰HBV复制及抑制HBV抗原表达的作用 ;在 2 .2 .15细胞中野生型HBV辅助下 ,仍能包装并分泌完整的HBV样颗粒  相似文献   
83.
应用GBV-B NS5区合成肽建立的ELISA方法,观察了病毒性肝炎及其高危人群血清抗GBV-B的分布情况。献血员、血液透析患者、静脉毒瘾者及肝炎患者,抗GBV-B阳性率分别为3.4%(11/379)、8.6%(5/58)、13.4%(25/186)和10.6%(70/663)。急性肝炎患者抗GBV-B阳性率为4.0%(7/174),显著低于慢性肝炎(9.3%34/362;P<0.05).重性肝炎(22.0% 17/77;P<0.01)及肝硬化患者(24.0%12/50;P<0.01)。多数抗GBV—B阳性者同时合并单项或多项其它肝炎的病毒标志.其中抗HCV阳性率为279%(31/111),抗HGV阳性率为12.8%(6/41)。结果表明.在我国部分肝炎及其高危人群中有抗GBV-B存在.抗GBV-B与抗HCV,抗HGV阳性率的非一致性,提示抗GBV-B阳性并非黄病毒间抗原的交叉免疫反应所致。此外,慢性肝病和重型肝炎患者抗GBV-B阳性率较高,GBV-B可能与肝病的慢性化,重症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对HIV感染病人测定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 RNA水平的意义,包括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 RNA水平作为HIV感染的预后预告因子,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 RNA用于评估抗HIV化学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本项目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247名职业献血员、96名慢性肝病及94名重型病毒性肝炎等人群血清  相似文献   
86.
胡大荣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3):277-277,280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简称LC) ,在我院开展前期均采用全身麻醉。自 2 0 0 1年 2月至 1 0月 ,改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 ,获满意效果。现就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下。1 临床资料LC手术 80例 ,其中全麻下手术 30例 ,男 8例 ,女 2 2例 ;硬膜外麻醉下手术 5 0例 ,男 1 0例 ,女 40例。平均手术时间 :全麻组 3 5h ,硬膜外麻醉组 2h。二组均能达到满意麻醉效果 ,平稳通过手术。2 麻醉前的心理护理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说明LC手术的原理及其优越性 ,它是一种创伤小、痛若轻、手术时间短、对腹腔脏器干扰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疤痕小、安全可…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评价射频毁损(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伴失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RFA治疗41例(RFA组),以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ation,TACE)治疗38例(TACE组)作为对照。结果RFA组总缓解率为48.78%(17/41),中位生存率为10.1个月,累计生存率:0.5a为58.38%,1a为33.33%,2a为9.52%;TACE组总缓解率为14.17%,中位生存期为5.1个月,累计生存率0.5a为21.43%,1a为3.57%,2a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损害加重发生率相比:RFA组总胆红素(SB)为36.59%(15/41),谷丙转氨酶(ALT)为48.78%(20/41)和谷草转氨酶(AST)为68.29%(28/41);TACE组分别为78.95%(30/38),92.11%(35/38),84.21%(32/3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RFA治疗伴失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小,肝功能损害轻,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干扰素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时 ,外周血中HBVDNA是病毒复制活动最直接和可靠的标志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监测患者外周血中病毒核酸的动态变化 ,对感染转归、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以及药物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价值。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是近年出现的核酸定量新方法 ,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和定量范围宽等突出优点[1,2 ] 。本文应用该方法检测了 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中的HBVDNA含量 ,并与相关因素和免疫学指标相比较 ,以探讨病毒载量与干扰素治疗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 .病例所有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89.
王帅  胡大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138-141
目的:干细胞移植有望成为肝病治疗的一个新途径,多种干细胞有可能用于肝病治疗。分析近几年肝脏相关干细胞分类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9-06/2005-06与肝脏相关干细胞分类及治疗研究进展相关的文章,检索词“stemcell,liver,therapy”,分别进行组合检索,文章语言限定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文CNKI全文数据库1999-06/2005-06与肝脏相关干细胞分类及治疗研究进展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肝脏、肝病、治疗”,分别进行组合检索,文章语言限定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干细胞用于肝脏疾病治疗的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文献,在1999年以后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非肝脏疾病相关干细胞的研究文献。②重复研究、Meta分析和综述类文献。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2篇文献,入选28篇,均为与肝脏疾病干细胞治疗相关文章。 资料综合:对选取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及综合。综合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干细胞以其独特的模式在肝脏再生中发挥作用,其机制可能为“细胞融合”或“转分化”。造血干细胞作为潜在的细胞来源可能会在肝脏再生或重建治疗中发挥作用。边群细胞不仅可以作为肝脏干细胞治疗的适当的细胞群,而且可以在肝脏来源和骨髓来源的干细胞之间提供一个持续的纽带。小肝细胞样祖细胞有分化为肝实质细胞的潜能。在干细胞对肝脏疾病进行临床治疗之前,尚有一系列未明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论:多种类型的干细胞有望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但尚有许多未明确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肝硬化患者行TIPSS治疗,均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其中活跃出血急诊治疗11例,中、大量腹腔积液者23例.结果 本组成功50例,成功率96.2%;术后门静脉压由3.87±0.50kPa下降到2.45±0.40kPa(P<0.01);4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明显好转或消失;11例活跃出血者24h内出血均停止; 23例中大量腹腔积液中有21例腹腔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2例,再发上消化道出血6例,分流道狭窄或闭塞10例,其中8例再次介入治疗后再通.结论 TIPSS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但我们须防治分流道狭窄和闭塞以提高其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