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联合降压治疗后诊室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方法选取215例正在联合服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且诊室血压达到降压标准,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MP)。根据患者服用药物情况分为A组77例[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B组85例[CCB+β受体阻滞剂治疗]、C组53例[CCB+ARB+β受体阻滞剂治疗],计算各组患者血压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患者24 h收缩压(24hSBP)、白天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均显著低于A组及B组,A组、C组患者24 h舒张压(24hDBP)、白天舒张压(dDBP)、夜间舒张压(nDBP)均显著低于B组,C组夜间平均心率(nHR)低于A组,以上指标相应组间比较,P均<0.05。全部患者24 h血压节律中杓型23例(10.7%),非杓型101例(47.0%),反杓型85例(39.5%),超杓型6例(2.8%)。A、B组清晨血压升高的发生率较C组升高(35.1%、27.1%vs 11.3%,P均<0.05)。结论使用联合降压后诊室血压达标的患者血压存在不同的节律变化和峰值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22.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9岁,因"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3天"于2019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性格改变,以淡漠为主,伴记忆力减退;伴有前额部持续性胀痛、恶心、非喷射性呕吐;无肢体无力、麻木、抽搐等症状;自发病以来,睡眠明显增多。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相似文献   
23.
患者女,37岁。主诉右小腿疼痛3月余。查体:眼睑肿胀,右小腿未见红肿、破溃、色素沉着等,未见明显包块,压痛(+)。既往体健,育1子,无特殊疾病家族史。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31×10^12/L,血红蛋白73g/L,红细胞压积22.4%。肝功能:总蛋白45.8g/L,白蛋白28.8g/L,球蛋白17.0 g/L。离子:钙1.81mmol/L。  相似文献   
24.
血清尿酸与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与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9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房颤患者53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非房颤患者434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的年龄、心血管相关病史、尿酸水平、心脏彩超情况及用药史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年龄(69.8±11.1)岁、左室射血分数(0.52±0.11)、左房内径(49.5±11.2)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0±9.8)mm及尿酸水平(403.6±145.0)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67.5±11.3)岁、0.50±0.10、(39.6±7.6)mm、(48.2±7.2)mm和(348.9±120.7)μmol/L(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高龄和左房内径增大均为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尿酸1.156(1.138~2.126),年龄1.028(1.013~1.042),LAD1.135(1.110~1.160)]。结论:高尿酸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雷那度胺联合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的疗效。方法:收集15例复发难治性T-NHL,给予吉西他滨1 000mg/m2,第1天和第8天;顺铂25mg/m2,第1~3天;地塞米松20mg/m2,第1~5天,21天为1个周期。同时雷那度胺10mg日一次口服,每3周停1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3.3%(11/15),其中完全缓解率33.3%(5/15),部分缓解率40.0%(6/15),病情稳定13.3%(2/15),疾病进展13.3%(2/15);化疗前后B类症状发生率为73.3%vs 26.7%(P=0.021)。1 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46.7%(7/15),2年PFS为20.0%(3/15),1年总生存率(OS)66.7%(10/15),2年OS 26.7%(4/15)。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皮疹。结论:雷那度胺联合GDP方案是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T-NHL较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对逆向渗漉工艺的分析和研究,并与正向渗漉工艺同时对苦豆子进行渗漉提取,经过两种渗液中的不溶物及生物碱含量分别测试,对比后得到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中皮下注射优泌乐25 和优泌乐50 所致皮下脂肪萎缩的现象及其机制。方法对该院3 例皮下注射优泌乐25 和优泌乐50 的糖尿病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法、皮下脂肪情况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3 例患者长期皮下注射优泌乐20 和优泌乐50,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并进行性加重,更换胰岛素注射方案或停药后皮下脂肪萎缩停止,但随访半年,萎缩部位脂肪未见明显恢复。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可见长期皮下注射优泌乐20 和优泌乐50 导致局部皮下脂肪大面积萎缩的病例,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是否与特殊体质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杆努尽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SwissTarget Prediciton等数据库预测杆努尽烟活性成分及靶点;在TTD、Durgbank、DisGeNT数据库检索慢性支气管炎靶点,利用Cytoscape Version 3.6.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采用S...  相似文献   
29.
30.
介绍高树中教授基于气街四海理论探析从阳引阴刺法的原理及临床应用。该法是高树中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黄帝内经》中“从阳引阴”“气街”“四海”理论的融合及扩展。即在属阳的背腰部通过针刺等治疗方法,结合“气街”“四海”理论治疗以阴阳失调为基本病机的发于胸腹等属阴部位疾病的方法。以临床常见的适用病证如心系、脾胃系及妇科疾病为例,旨在诠释此从阳引阴刺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