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二者联用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分别将不同浓度阿司匹林(2.5、5、10和20mmol/L)及氯吡格雷(0.01、0.1、0.5和1mmol/L)与GES-1细胞共同培养24、48、72h,采用MTT比色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以药物的不同浓度对GES-1细胞生长抑制率作图,得到剂量反应曲线。根据Bliss法,分别求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IC50剂量阿司匹林和IC50剂量氯吡格雷单独和联合与GES-1细胞共同培养24h后,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检测药物联合作用对GES-1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对GES-1细胞的损害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阿司匹林作用24h的IC50为18.32mmol/L(95%CI=2.66~26.98)。氯吡格雷对GES-1细胞的损害呈剂量依赖性,但无时间依赖性。氯吡格雷作用24h的IC50为0.36mmol/L(95%CI=0.26~0.46)。光镜下可见药物作用后贴壁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变圆,悬浮,部分细胞核浓缩;药物联合作用组悬浮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损害明显增大。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对GES-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P0.01)。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可抑制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二者联合使用对细胞的损害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12.
胃癌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在欧美等国家逐渐下降,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胃癌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2005年胃癌的病死人数男女分别为197 222例和97 843例[1].  相似文献   
213.
214.
胃癌生长抑素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各亚型的分布与表达特性。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4例胃癌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5种SSTR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STR1、2、5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100%(24/24);SSTR3、4mRNA在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19/24)和71%(17/24),在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20/24)和75%(18/24)。RT-PCR产物凝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胃癌肿瘤组织各型生长抑素受体mRNA的表达量均较癌旁组织为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肿瘤组织中以SSTR2mRNA表达量最高,其次为SSTR5、SSTR1、SSTR3mRNA,SSTR4mRNA表达量最低。结论:胃癌肿瘤组织中存在5种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并以SSTR2的表达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15.
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G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亢是一种机体多系统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理效应是全身性的 ,长期代谢紊乱可能会导致肝损害。而CG是评价肝功能的敏感指标。本文对 86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甘胆酸 (CG)分别进行测定和分析 ,用以探讨甲亢患者的肝脏损害情况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一 )甲亢组 86例 (男 31,女 5 5 ) ,年龄 14~ 6 7岁 ,均经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确诊。分为三组 :一组 :确诊初期 ,治疗不满2个月。二组 :6 7例治疗一年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者。三组 :19例治疗一年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仍然异常者。(二 )对照组 30例 (…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和白细胞介素 10(IL 10 )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 12、IL 18及细胞表面HLA DR和CD80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献血员血液中分离单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 ,分别以M CSF和IL 10单独及共同作用 ,收集上清 ,用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IL 12和IL 18的分泌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 DR及CD80的表达。结果 :①M CSF能诱导单核细胞分泌IL 18(P <0 .0 5 ) ;IL 10则能抑制IL 18的产生 (P <0 .0 5 ) ,并拮抗M CSF增强LPS诱生IL 18的作用 (P <0 .0 5 )。M CSF和IL 10均能抑制单核细胞分泌IL 12 p4 0 (P <0 .0 5 ) ,并具有协同效应 (P <0 .0 5 )。②M CSF能诱导单核细胞表面HLA DR的表达 (P <0 .0 5 ) ;IL 10则可抑制HLA DR的表达 ,并拮抗M CSF对HLA DR的诱导作用。M CSF对CD80表达的影响不大 ,IL 10能促进CD80的表达。结论 :M CSF和IL - 10可通过对单核细胞分泌IL 12、IL 18及HLA DR和CD80表达的调节 ,影响T细胞的活化、分化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17.
本文对58例胃癌患者及34例正常人血清中CEA、CA19-9、CA72-4进行联合检测,旨在探讨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率,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一)胃癌组:58例(男46,女12),年龄45~79岁,平均60±16.4岁,均为本院就诊病人,并经临床、X线、胃镜及病理证实。 (二)正常对照组:34例(男21,女13),年龄40~75岁,平均59.5±16.3岁,均为本院健康体检者。  相似文献   
218.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 CD44s、CD44V5 和 CD44V6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62 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 CD44s、CD44V5 和 CD44V6 的表达率进行检测,并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的 CD44V5+ 细胞和 CD44V6+ 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转移者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1;而 CD44s+ 细胞检出率却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伴转移者显著低于未转移者,P<0.01;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 CD44V5+ 和 CD44V6+ 细胞表达率与 CD44s+ 细胞检出率呈显著的负相关,r1=0.84,P1<0.05和r2=-0.87,P2<0.01.结论CD44V5 及 CD44V6 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 CD44s、CD44V 及 CD44V6 的表达可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不同术式对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放免法和酶标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2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8例患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1L-1β)、IL-4、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γ-干扰素(IFNγ)进行检测,分别用t检验和q检验比较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31例胆囊切除术患术前血清IL-1β较正常显升高(P<0.01),IL-4、IL-6、TNFα和IFNγ血清水平术前术后均无显变化。LC组和OC组患术前、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血清IL-1β、IL-4、IL-6、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意义,OC发热组患血清IL-1β水平较LC非发热组显升高(P<0.05),LC和OC组术后均末见血清IL-1β水平的显升高。结论 开腹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致炎因子的变化以IL-1β最敏感,两种不同术式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不大,血清IL-1β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胆囊切除围手术期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20.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生的关系,从而了解EMs的发病因素,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14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认为EMs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ERα的Pvu、Xba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观察ERα基因多态性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雌激素受体的多态性。RFLP用Pp(Pvu)和Xx(Xba)来表示。结果Xba多态性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2)。观察组X等位基因频率为26.17%,对照组为18.75%,两组间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x等位基因频率为73.83%,对照组为81.25%,两组间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其中X与x的比值比(OR)值为2.25(95%可信区间1.56~3.23)。Pvu多态性在两组间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1),两组P与p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69)。结论观察人群中X等位基因与EMs发病危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