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M-CSF和IL-10对人单核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4、CD2 3、CD6 4、CD11b、CD18、CD2 9表达 ,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 )和白细胞介素 (IL ) 10对单核细胞炎症效应和免疫效应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1)M CSF诱导单核细胞表面CD14及CD2 3分子的表达 (P <0 0 5 )。IL 10抑制CD2 3的表达 ,促进CD6 4的表达 ,并协同M CSF诱导单核细胞CD14的表达 ,拮抗M CSF对CD2 3的诱导作用。M CSF能协同IL 10对单核细胞CD6 4的诱导作用 ;(2 )M CSF能诱导单核细胞表面CD11b及CD18的表达 (P <0 0 5 )。结论 :M CSF通过促进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CD14、CD2 3的表达及协同促进CD6 4的表达而促进单核细胞粘附、炎性渗出、IgG及IgE依赖的细胞杀伤和吞噬功能 ,促进单核 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体液免疫应答效应阶段发挥效应细胞功能。IL 10通过促进CD6 4的表达 ,增强体液免疫应答效应阶段单核 巨噬细胞的免疫效应功能 ,但通过抑制CD2 3的表达 ,下调IgE介导的体液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海马突触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中林  秦浚川 《中国针灸》1998,18(10):603-605
电针D 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的“百会”、“大椎”穴 ,并分别取其对照组、造模组和电针治疗组小鼠的海马 ,制备突触体总蛋白进行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薄层扫描分析。结果 :在D 半乳糖造模组海马有 4种蛋白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大于 2 0 % ,且均为降低。电针治疗组中以上 4种蛋白的相对百分含量和造模组相比均有所上升 ,接近对照组水平 ,其它蛋白的相对百分含量未发生显著改变。提示电针可能对D 半乳糖对小鼠海马突触蛋白的不良影响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D40配体(CD40L)对小鼠未成熟B淋巴瘤细胞(WEHI-231细胞)分化抑制因子3(Id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技术从WEHI-231细胞总RNA中扩增小鼠Id3(mid3)cDNA,将其亚克隆至p3FLAG-CMV-10载体;以p3FLAG-Id3-CMV-10为模板,用PCR扩增3FLAG—Id3融合基因,将其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MX—CITE/IRES—EGFP中;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MX-3FLAG—Id3-EGFP)转染Phoenix-ecotropic包装细胞系;将pMX-3FLAG-Id3-EGFP逆转录病毒转导WEHI-231细胞,转导48h后的WEHI-231细胞与CD40L/NIH333和NIH333细胞共培养24~48h。转导细胞经有限稀释法建立ndd3基因稳定转染细胞系。mlar3基因稳定转染细胞与CD40L/NIH333和NIH333细胞共培养24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FLAG-mid3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pMX-3FLAG-Id3-EGFP转导WEHI-231细胞后,EGFP阳性细胞比例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单独用培养液培养或与NIH333细胞共培养的pMX-3FLAG-Id3-EGFP/WEH1-231细胞,24~48h后,EGFP阳性细胞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与CD40L/NIH333细胞共培养的pMX-3FLAG-Id3-EGFP/WEHI231细胞,EGFP阳性细胞率基本保持不变。稳定表达3FLAG-Id3融合蛋白的WEHI-231细胞与CD40L/NIH313和NIH333细胞共培养24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40L刺激可明显抑制3FLAG—Id3-EGFP/WEHI-231中Id3的表达。结论:CD40L可能通过对Id3的降解而缓解Id3诱导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Q型对氧磷酶1(human paraoxonase 1 Q,hPON1Q)转基因表达对小鼠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的缓解效果,为防治肝脏疾病寻找新的途径.方法 小鼠骨骼肌直接注射含hPON1Q的真核表达质粒裸DNA并用电刺激介导表达,测量血清芳香酯酶的活性变化显示hPON1Q转基因表达效果,并使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为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测肝损伤的程度.结果 hPON1Q转基因表达小鼠血清中芳香酯酶活性提高约50%,并可持续到16 d以后.使用PON1裸DNA电刺激治疗组比对照组小鼠在用CCl4诱导24 h后血清芳香酯酶活性高60%,两种血清转氨酶指标及肝组织切片的病理学分析表明肝脏损伤程度有明显的减轻.结论 电刺激介导的重组人PON1Q基因裸DNA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氧磷酶基因家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氧磷酶(paraoxonases,PONs)是一类广谱的非专一性酯酶。对氧磷酶基因家族有3个成员,包括PON1、PON2和PON3。PON1因水解有机磷毒剂对氧磷而得名,但是,最近的实验表明,PON1有抗氧化作用,能够阻止体内脂质的过氧化。有证据证明,PON1在防治肝损伤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可能成为基因药物的新靶标。PON2和PON3也有明显的抗氧化性质,体外实验表明PON3比PON1的抗氧化能力更强,因此PON1和PON3基因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成为防治冠心病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丁酰胆碱酯酶基因在家蚕中的高效表达魏婉丽秦浚川1孙曼霁(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1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人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EC3.1.1.8,BChE)同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抗原特异性。方法和结果 (1)免疫印迹显示烯醇化酶是白念珠菌非糖基化蛋白中可以和感染兔血清发生反应的主要蛋白质。(2)以纯化的白念珠菌烯醇化酶免疫家兔获得最高效价为1:6400的多克隆抗体(ELISA法测定)。(3)与另外3种多克隆抗体相比,抗烯醇化酶抗体在检测白念珠菌菌体抗原时显示出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白念珠菌烯醇化酶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8.
穿孔素是机体发挥细胞毒作用的重要效应物质,在抗肿瘤、抗病毒及寄生虫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它在动物体内的含量极少,不便于进一步研究及新药开发,用基因工程方法来表达生产穿孔素是将小鼠的穿孔素是将小鼠的穿孔素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进行克隆与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薄层扫描确定表达量为细胞总蛋白的25%,表达量在第4d达到最高,其发挥溶血红细胞活性的最佳Ca^2+浓度为2mmol/L。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开发丰富又安全的人丁酰胆碱酯酶来源 ,并检测其解毒效率。方法 家蚕血淋巴液中重组人丁酰胆碱酯酶 (rhBChE)的纯化采用批量硫酸铵分段分离和普鲁卡因酰胺 脂糖凝胶 4B亲和层析技术。结果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rhBChE从血淋巴液中的总收率为 6 6 % ,酶比活性达 715mmol·min- 1·g- 1蛋白。rhBChE在 - 2 0℃含 2 0 %甘油及0 .0 2 %NaN3 的 10mmol·L- 1磷酸盐缓冲液 (pH 7.4 )中存放 1年 ,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18只小鼠ip事先与rhBChE孵温的 1.5LD的琥珀酰胆碱 ,不出现任何中毒症状和体征 ,全部存活 ;而琥珀酰胆碱对照组 ,18只小鼠均剧烈抽搐并在 2~ 5min内窒息死亡。结论 实验结果说明 ,从感染家蚕幼虫血淋巴液中纯化rhBChE的方法可靠 ,基因工程rhBChE在琥珀酰胆碱中毒危象的治疗中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近年来国外学者密切关注的具有抗白念珠菌感染作用的细胞因子 ,它能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分化发育成单核巨噬细胞 ,并增强巨噬细胞粘附吞噬白念珠菌的能力。实验室及临床Ⅰ /Ⅱ期研究表明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临床抗白念珠菌感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