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8102篇
  免费   417000篇
  国内免费   228801篇
耳鼻咽喉   86205篇
儿科学   148168篇
妇产科学   122073篇
基础医学   637658篇
口腔科学   144084篇
临床医学   1214881篇
内科学   1059367篇
皮肤病学   123787篇
神经病学   384888篇
特种医学   3197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32篇
外科学   831019篇
综合类   1790919篇
现状与发展   513篇
一般理论   2381篇
预防医学   914444篇
眼科学   155780篇
药学   979078篇
  8262篇
中国医学   697152篇
肿瘤学   340034篇
  2024年   40456篇
  2023年   132492篇
  2022年   117536篇
  2021年   109073篇
  2020年   142248篇
  2019年   164711篇
  2018年   163315篇
  2017年   97409篇
  2016年   129149篇
  2015年   148907篇
  2014年   284216篇
  2013年   315615篇
  2012年   657545篇
  2011年   722433篇
  2010年   448631篇
  2009年   413220篇
  2008年   633959篇
  2007年   623770篇
  2006年   597575篇
  2005年   568656篇
  2004年   531357篇
  2003年   500339篇
  2002年   455797篇
  2001年   383902篇
  2000年   389399篇
  1999年   214839篇
  1998年   101259篇
  1997年   73762篇
  1996年   69879篇
  1995年   70133篇
  1994年   63746篇
  1993年   48793篇
  1992年   45780篇
  1991年   40301篇
  1990年   36591篇
  1989年   37740篇
  1988年   38718篇
  1987年   33707篇
  1986年   28580篇
  1985年   25261篇
  1984年   21432篇
  1983年   19012篇
  1982年   17748篇
  1981年   13865篇
  1959年   14792篇
  1958年   25533篇
  1957年   25068篇
  1956年   23307篇
  1955年   21673篇
  1954年   1998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953.
954.
955.
目的分析影响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短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后7 d及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收集可能与患者术后早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的因素,采用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对相关因素与患者术后短期及长期面神经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7 d,21例(33.9%)患者面神经功能正常,41例(66.1%)患者出现面神经功能损伤;术后6个月,49例(79.0%)患者面神经功能为正常,13例(21.0%)患者面神经功能损伤。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越大、肿瘤与面神经黏连越紧密,患者术后7 d发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越大(P=0.002、0.002);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为患者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3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与面神经的黏连程度、肿瘤最大直径为患者术后7 d面神经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0.014);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肿瘤最大直径为患者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0.030)。 结论肿瘤与面神经的黏连越紧密、肿瘤最大直径越大,患者术后7 d发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越大。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肿瘤最大直径越大,术后6个月发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956.
957.
958.
959.
【摘要】 报道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家族性黑棘皮病1家系。先证者女,4岁,自1周岁时,颈部、腹部出现黑色斑片,近年来逐渐扩大至唇周、躯干前部。腹部皮肤全反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见乳头环下延扭曲及沟壑结构,乳头环内可见中高折光颗粒结构。先证者父亲及祖母既往有类似病史,但随着年龄增长色素沉着自发性消退,仅有局部皮纹增粗。采集先证者及父母、祖母外周血,对先证者外周血DNA行Panel靶向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FGFR3基因14号外显子c.1949A>C(p.Lys650Thr)错义突变,Sanger测序验证证实先证者及其父亲和祖母均存在此突变。诊断:家族性黑棘皮病。  相似文献   
960.
近10年来,甲状腺外科快速发展。随着甲状腺外科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的不断修订与完善,在专业团体的引导下,中国甲状腺外科在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治疗方法创新等方面实现了可喜发展,病人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治技术快速革新、外科术式的发展与统一、多学科诊疗模式发展与应用、术后规范化管理助力疗效提高、重视特殊情况下的甲状腺癌及髓样癌诊治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综合发展提升了甲状腺癌诊疗的安全性、精准性,有效的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