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1.
李梓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41-4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从饮食、运动、心理、服药等各方面给予护理指导,而对照组不实施系统的护理指导,6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指导可使患者对疾病有清楚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2.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力的下降,并且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微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短链非编码RNA,在调节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但是,miRNA在V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阐明。本文将主要从血脑屏障、突触可塑性、炎症和神经元自噬等方面对miRNA在VCI发病机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对腹膜后纤维化(RPF)诊断及随访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并诊断为RPF患者18例。对RPF组织回声特点、累及范围、组织厚度进行比较;评估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动脉血流情况以及输尿管是否扩张、有无肾积水等。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18例患者中,单侧肾积水8例,双侧6例;单侧输尿管扩张5例,双侧8例。17例进行CTA检查,1例仅累及内脏动脉,1例仅累及髂内动脉,15例不同程度累及腹主动脉及髂动脉,下腔静脉被包绕者7例。8例进行CDU检查,1例累及髂内动脉者漏诊,其余患者CDU检查与CTA检查结果一致。两者测量RPF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时间36.2(5~66)个月,其中12例患者随访症状均有明显改善。3例CDU及CTA随访纤维化组织厚度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结论利用CDU及CTA对RPF影像学特点、病变范围、肾脏、输尿管及受累大血管与纤维组织之间的关系病变等进行多角度分析,可以提高对RPF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及误诊,对RPF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随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和第5位。30年来其发病率年均上升3%~4%,其中散发性结直肠癌约占85%,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预后以及化疗药物使用密切相关。本文将围绕MSI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预后、化疗药物相关性及其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一般认为1型糖尿病是由于遗传易感个体接触环境危险因素致胰腺β细胞免疫损害所致。过去数十年中欧洲许多国家1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加。此种增加连同在单合子挛生个体中缺乏完全一致性,说明环境因素很重要。为研究欧洲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的流行病学,欧洲糖尿病协作小组于1988年建立了15岁以下儿童确诊为1型糖尿病的新病例的登记制度。本研究资料是基于1989~1994年1型糖尿病44个中心(代表大多数欧洲国家与以色列,儿童覆盖人口约2.8千万的16362例1型糖尿病患儿。为证实登记人数的准确性,多数中心采用捕获再捕获法来查明多重资料来源。研究期…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与分析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方法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给予人性化服务的应用。结果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保证了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手术费用等。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中给予人性化服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修复的短中期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共对1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了血管腔内修复术,其中男113例,女8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6.7岁。急性期夹层(从发病至手术间隔≤7d)35例,亚急性期夹层(从发病至手术间隔8~30d)57例,慢性期夹层(发病至手术间隔〉30d)29例。结果即时手术成功率100%,住院并发症发生率27.3%,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3.3%,术后内漏发生率15.7%。住院死亡率4.1%,其中急性期夹层死亡率2.9%,亚急性期夹层0.0%,慢性期夹层13.8%。108例患者获随访(93.1%),平均随访17.5(1-67)个月。随访工具为CTA,结果显示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44.3%,部分血栓形成55.7%。随访期间死亡率2.8%。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短中期结果显示,它是一种微创、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其长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8.
自1996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进入临床实践以来,HIV-1感染患者AI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下降[1-2],HAART成为针对HIV-1感染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案.然而,对于启动HAART的时机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认识[3].目前各个权威性指南一致认为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μ1时,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启动HAART.而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μ1的无症状HIV-1感染者中启动HAART(即所谓"早期治疗")的方案目前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对于近期的一系列前瞻性研究的结果提示,与早期治疗相比延迟治疗(CD+4 T淋巴细胞计数<350/μ1)可能会导致负性事件风险的增加(包括病死率升高、进展至AIDS的风险升高及非AIDS相关性疾病风险的升高等),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9.
30.
猪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2002年我国内地从猪群中分离的猪型(H1N1)毒株HA和NA基因来源。及其使猪致病的原因。方法 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GEM-T Easy Vector,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10B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并作进化树分析。结果 3株猪型(H1N1)病毒的HA和NA基因属猪型(H1N1)流感病毒,而不同于其他禽或人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2002年猪型毒株由1991年猪型毒株演变而来。近来我国内地猪群中猪型毒株活动增强,其对猪能致病是由于病毒粒HA和NA蛋白抗原性发生变异所造成。结论 3株猪型病毒的HA和NA基因来源于猪型(H1N1)毒株。近来猪型毒株对猪具有致病性和活动增强是由于其HA和NA蛋白分子上氨基酸序列发生替换所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