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与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完成全程治疗及随访的产后押郁症患者共110例,37例予认知治疗,38例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35例接受一般随访。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末分别对3组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及人际问题问卷(IIP)测试。结果认知治疗组和人际心理治疗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后的EPDS总分及HAM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治疗及人际心理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EPDS、HAMD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认知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EPDS总分、HAMD总分及DAS总分均明显低于人际心理治疗组(P〈0.05)。结论认知治疗和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均有疗效,但认知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国内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者的患病率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6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国内修订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等)和实验室测定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等,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标准。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5.5%。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病程(P(0.05)。生活质量方面,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维度及总分显著低于非代谢综合征者(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压及BM I异常明显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龄、病程长及服用氯氮平药物等。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者具有较差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可能与不良躯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国内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者的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6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14例代谢综合征者及388例非代谢综合征者,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和实验室测定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等.结果 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与非代谢综合征者的临床症状差异无显著性,而病程为(15.6±10.7)年大于非代谢综合征组的(12.3±8.6)年,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维度及总分[分别为(30.17±8.92)分,(31.89±9.19)分,(30.21±9.05)分,(33.11±8.41)分],低于非代谢综合征者[分别为(35.73±8.90)分,(37.11±9.03)分,(36.14±8.15)分,(36.98±8.37)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血糖、血压及体重指数(BMI)异常状况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结论 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者具有更长的精神分裂症病程.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者具有较差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可能与突出的阴性症状及不良的躯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者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14年3月~12月上海龙华社区60岁以上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患者1189例,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筛查有无抑郁症状并运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准第四版(DSM-Ⅳ)作出诊断,采用 Logistic 分析可能影响抑郁的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共病糖尿病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为26.4%,阈下抑郁为42.2%,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病组(20.3%和29.1%)和糖尿病组(18.0%和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并发症(OR =2.715,95% CI =1.802~4.924)、血糖控制不佳(OR =2.045,95% CI =1.754~6.378)、血压控制不佳(OR =1.704,95% CI =1.537~4.758)、女性(OR =1.383,95% CI =0.998~1.916)是高血压病共病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高血压病共病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危险因素包括并发症、血糖/血压控制不良及女性.  相似文献   
35.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mild cognitive function impairment,MCI)个性、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共调查社区中70岁以上老人239名:MCI组34名,常态老龄组89名,成功老龄组116名。(2)应用“上海市社区老人健康问卷(S.A.2002)”,包括人口学资料、简短症状问卷(BSI)、个性指数问卷、躯体疾病清单、自我效能量表、MMSE及ADL等。结果:(1)MCI组与非MCI组(成功老龄和常态老龄)在个性的脆弱性、自我效率、神经质和宿命感及BSI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2)影响MCI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为个性、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躯体状况。结论:MCI者认知功能损害与不良的个性及心理状况有着显著相关,提示在成功老龄研究中应重视这些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6.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正、负性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上海市749例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老年人正、负性情绪的因素。结果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的正性和负性情绪得分分别为(29.07±6.16)分和(22.45±6.89)分。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状况自评、受教育程度是老年人正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健康状况自评、工作状况、患病时间、人均月收入、宗教信仰是老年人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健康状况自评差、退休仍在工作、患病时间1年以内、低收入的老年人,应关注其负性情绪的产生,加强对这类老年人的关爱和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及氯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门诊就诊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45例,分为喹硫平组 30 例、利培酮组 47 例、奥氮平组 31 例及氯氮平组 37 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使用简明男性性功能量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性功能及精神症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共观察8周.结果 治疗第 8 周末,利培酮组的性功能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奥氮平组的性唤起因子及性功能因子得分有所下降,氯氮平组的性满意度因子及性功能因子得分有所下降.喹硫平组得分无明显变化.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治疗第 8 周末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基线水平[利培酮组:(12±5)ng/ml,(20±6)ng/ml,t=13.92,P<0.01;奥氮平组:(13±6)ng/ml,(18±5)ng/ml,t=8.27,P<0.01],喹硫平组和氯氮平组无明显变化.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的因素有泌乳素、年龄及TESS分.结论 常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8.
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血压控制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为纳入社区三级管理的22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自我管理+三级管理)123例和对照组(三级管理)104例。应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调查生活质量,并检测两组的动态血压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的血压指标,SF-36量表的总分及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生理机能及躯体疼痛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自我管理在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调查上海社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发生率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378例社区AD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评定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临床痴呆评定表(CDR)及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分析BPSD症状发生率及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62.2%,其中以行为紊乱发生率最高(35.4%),幻觉及焦虑恐惧最低(均为11.4%),在接受BPSD治疗上仅为20%~25%。重度痴呆的幻觉及行为紊乱的发生率或因子分要高于轻、中度痴呆,而中度痴呆的情感障碍因子分最高。与AD患者BPSD有关的影响因素为病前生活事件、MMSE总分、年龄及CDR评分。结论社区AD患者的BPSD有较高的发生率,与BPSD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有生活事件、年龄及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社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2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33例和对照组123例。干预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药物自我管理、症状自我监控、回归社会技能训练和家庭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12个月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PS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干预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12个月,干预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