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湖北省重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为2008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疫情尚未控制的16个县(市、区)人群、家畜病情和疫情档案资料等方面工作情况开展预评估。结果现场抽查16个县(市、区)47个村中,嘉鱼县中堡村、复阳村人群粪检阳性率〉5%,其余45个村粪检阳性率均〈5%;江陵县吴桥村、叶新村,荆州区谢古村、横街村,松滋市德胜垸村,阳新县梅潭村,荆州开发区窑湾分场等7个村耕牛粪检阳性率〉5%,其余40个村粪检阳性率均〈5%。2004年以来,16个县(市、区)中,有3个县在2005年各发生一起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人群病情档案资料规范的有12个县(市、区),较规范的有3个县(市、区),不规范的有1个市。家畜病情资料规范的有3个县(市、区),较规范的有7个县(市、区),不规范的有6个县(市、区)。2007年人群查病,每个村人群感染率均〈5%的有7个县(市、区),其他9个县(市、区)尚有〉5%以上的村,其中洪湖市228个、潜江市92个、松滋市50个,位于前3名。2007年家畜查病,每个村家畜感染率均〈5%的有4个县(市、区),其他12个县(市、区)尚有〉5%以上的村,其中洪湖市178个、监利县146个、江陵县106个,位于前3名。结论至2007年,湖北省有10个县(市、区)现场考核人、畜病情指标符合国家疫情控制标准要求,4个县(市、区)初步能够达到,6个县(市、区)尚未达到国家疫情控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2.
江夏区是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是我国境内最早报道发现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地区,自1881年德国人Gredler报道湖北钉螺以后,该地区一直都有钉螺分布。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江夏区开展防治血吸虫病工作,采取控制病情和钉螺的综合防治措施,从1989年查清钉螺和针对性的控制、消灭工作,到2007年,全区钉螺分布范围和密度等疫情指标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在新防治策略下提供防制钉螺的对策依据,武汉市江夏区血吸虫病防治所对江夏区钉螺疫情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湖北省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考核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核评估湖北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防治目标和效果。方法分析湖北省2007、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资料;查阅和审核15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2004-2008年血吸虫病防治资料;每县随机抽取3个流行村,现场调查人、畜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资料整理和归档情况,考核和评估血吸虫病疫情现状。结果防治资料表明全省5408个流行村人群、家畜感染率均降至5%以下。15个县、45个抽样村2004-2007年资料均为合格;2008年资料整理系统、规范,得分均>70分,建立了以村为单位的反映疫情变化的档案资料。现场考核的15个县3279个流行村的人畜感染率均降至5%以下,其中人群感染率≥1%的村2544个(占77.58%),<1%的村578个(占17.63%),为0的157个(占4.79%),人群平均感染率最高的是公安县(3.72%),家畜(耕牛)感染率最高的是沙市区(3.51%)。现场调查45个流行村,人畜感染率均在5%以下,其中人群感染率最高的3个村分别为公安县积玉村(2.98%)、嘉鱼县复阳村(2.50%)、潜江市进步村(2.46%)。耕牛感染率最高的3个村分别为江陵县花彭村(3.51%)、监利县烟灯村(2...  相似文献   
34.
浸螺杀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钉螺的新药,由25%硫酸烟酰苯胺、25%硫酸铜、50%硫酸铵组成,成品为淡蓝色粉末,易溶于水,使用方便。实验表明,在室内浸螺杀1毫克/升浸杀钉螺48、72小时的死亡率分别为73.3%和100%。具有较强的抑制钉螺活动和阻止钉螺上爬作用,杀螺的同时兼杀螺卵和血吸虫尾蚴,近期杀螺效果与五氯酚钠相似,日晒对药效无影响,药效稳定且持效作用长。现场浸螺杀1毫克/升浸杀钉螺1、3、5天的死亡率为36%、90%、100%,活螺密度下降97.3%。喷洒2克/平方米浸螺杀后第5、7、15天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35.
“浸螺杀”室内1mg/L浸杀钉螺48、72h的死亡率分别为73.3%和100.0%。现场1mg/L浸杀3d和5d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0%和100%。室内1mg/L浸杀螺卵48、72h后第30d的孵出率为3.3%和0。能抑制钉螺活动和阻止上爬,药效稳定并具有持效作用。浸杀灭螺近期效果与五氯酚钠相仿,远期效果稍优于五氯酚钠。大面积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6.
为准确地掌握全省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为制定和改进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湖北省第二次血吸虫病抽样调查实施细则,于1995年9—10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调查内容未控制流行地区:①居民血吸虫粪阳率...  相似文献   
37.
我省疫区大力实施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健康教育计划,不断强化疫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有力地促进了防治工作的开展。根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血防健康教育中期评估方案》,我们组织了全省血防健教中期评估工作。 1 评估方法 选择不同类型的18个县(市)的53个乡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 ,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行政村 ,对人、畜进行血吸虫粪检查病 ,用Epi info软件对 3次抽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次抽样调查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 13 .5 4%、7.19%、4.77% ,病人感染度 (EPG) 1989、1995和 2 0 0 1年算术均数分别为 5 1.97、3 6.85、3 4.5 3 ,人群感染度 (EPG)算术均数分别为 7.0 4、2 .65、1.65 ,耕牛感染率分别为 18.71%、14 .98%、9.80 % ,均呈下降趋势。按年龄分组 ,5 0~ 60岁组病人感染度、人群感染度下降幅度最小 ,且 2 0 0 1年该组病人感染度和人群感染度在各年龄组中最大 ,感染率也较高。各职业中农民、渔民、船民感染率高 ,感染度大 ,且渔民中的病人感染度呈上升趋势。丘陵地区居民感染率 1995年、2 0 0 1年和 1989年相比均上升 ,耕牛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 结论 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 ,但高年龄组居民、农民、渔民、船民血吸虫感染仍较严重。丘陵地带的疫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9.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方法较多,但一般仍采用总剂量60mg/kg体重2天或3天多次服用疗法。为探索大规模范围内治疗血吸虫病中吡喹酮的适宜剂量和疗法,我们在潜江市张金镇的三个血吸虫病重流行村,采用吡喹酮40mg/kg体重一次疗法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和疑似患者扩大化疗的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0.
1988~1990年,我们选择潜江市张金镇两个湖沼水网型地区采用人群化疗结合易感地带使用浸螺杀重点灭螺和单纯人群化疗不灭螺的方法作对比试验,观察其防治效果,为制订防病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试区基本情况 张金镇位于潜江市总干渠水系的下游、江汉平原的四湖地区的腹地。实验村与对照村以河流分界,两个村河流、渠道贯通,水系相互衔接。两个村总人口数2279人,1988年普查,实验村、对照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2.9%和48.3%,居民点均沿有钉螺的渠道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