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急性四肢血管损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四肢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血管损伤手术后的通畅率达100%,死亡率为2.08%,无截肢病例。结论手术探查是诊治急性血管损伤的主要手段,尽早修复重建是保肢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5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良性子宫疾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术遴选入组进行经阴道NOTES。结果 12例经阴道NOTES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患者年龄(49.17±4.28)岁,平均产次1.5次,平均体质量指数23.9 kg/m2,手术时间(98.92±13.39)min,术中出血量(53.75±21.33)ml;子宫重量55~195 g,平均(105.83±39.19)g;术前血红蛋白(119±13.2)g/L与术后血红蛋白(118±12.7)g/L相比,无明显变化。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2.5±0.52)d,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9.42±2.81)h,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3.00±0.74)分,术后随诊时间(4.17±2.04)个月,所有患者的阴道残端切口愈合良好,无瘢痕形成。结论经阴道NOTES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或双侧输卵管)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手术效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及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当,且手术无切口瘢痕,在美容效果及术后康复方面与前两者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腹腔镜保守手术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以2004年4月到2007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临床特点、辅助治疗、随访结果和妊娠结局,回顾性分析复发和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 (1)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后2年,患者痛经程度减轻,子宫体积缩小,血清CA125值下降,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症状复发率34.7%,复发中位时间30个月。复发组患者的年龄和子宫体积更大,术后妊娠者的复发率低于未妊娠者(P<0.05)。(3)和单纯手术组相比,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患者的子宫体积更大、多发腺肌瘤及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更高(P<0.05),但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术后妊娠率68.8%,分娩率46.9%。妊娠距离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3个月。未发现影响妊娠的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局限性腺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妊娠。年轻、子宫体积大的患者更容易复发,术后妊娠对复发有保护作用。术后联合GnRHa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但对妊娠的益处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74.
戴毅 《浙江医学》2011,(4):563-564
三又神经痛(TN)是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周期性发作,阵发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我院对原发TN患者进行了国产伽玛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85岁。主因左侧肢体无力10d,于2010年9月2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d(2010年9月10—12日)无明显诱因先后两次突然摔坐在地,不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等症状与体征,未曾就诊。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女贞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RP-HPLC等色谱分离手段对女贞子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个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鉴定为6′-O-肉桂酰基-8-表-金吉苷酸(6′-O-cinnamoyl-8-epi-kingisidic acid,1)。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我院行保守性腹腔镜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并有生育要求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bFSH水平分成A组(bFSH<10IU/L,36例)和B组(bFSH≥10IU/L,9例)。结果:20%(9/45)患者腹腔镜双侧巧囊剔除术后bFSH异常,B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A组,两组多房囊肿/单房囊肿构成比差异显著(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血清CA125水平、术前用药、囊肿直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是否合并腹膜内异症(PEM)、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和子宫肌腺症(AM)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8月,A组妊娠率(33.33%)高于B组(1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卵巢的储备功能。年龄和多房囊肿是影响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能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总结诊疗策 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1993-2013年连续收治的孕产妇合并危重颅内静脉窦血 栓形成患者12例,平均年龄(26±5)岁(19~34岁)。12例患者均在急性/亚急性期行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9例行磁共振静脉 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6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可能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策略。 结果 发病时期:孕早期7例,孕晚期1例,产后2周内4例,人工流产后1例;合并疾病包括:蛋白S缺乏 1例,高同型半胱氨酸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全身感染1例,贫血1例;临床特征:均为急性 或亚急性起病。头痛12例,痫性发作5例,其他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5例(包括肢体无力、病理征、麻 木、共济失调、周围性面瘫等),视力下降1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4例。12例患者中9例存在脑实质异 常,其中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7例,脑出血1例,脑组织明显肿胀1例。受累静脉窦:横窦、乙状窦9例, 上矢状窦8例,直窦、下矢状窦2例,颈静脉2例。治疗:6例妊娠期发病患者均及时终止妊娠,1例因家 属不同意终止妊娠,病情加重,自动放弃回家。10例积极尽早给予肝素化抗凝治疗,所有患者均病情 好转出院。 结论 孕产妇出现急性/亚急性头痛、抽搐及其他局灶体征时,需警惕危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 能;影像学提示符合静脉窦引流区域的脑实质异常信号(出血性梗死为主),可作为及时诊断的重要 线索;病情危重时及时选择终止妊娠去除病因可能与良好预后相关,同时需尽早开始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青光眼患者长期使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对角膜结构与知觉的影响。方法 横断面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0例(40眼),分为2组:A组为使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1年以上且半年内用药方案未改变患者10例(20眼);B组为初诊未用药患者10例(20眼)。所有患者使用Cochet & Bonnet角膜知觉仪测量角膜知觉,使用激光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及上皮、基质、内皮细胞形态,记录并分析图像。组间采用双眼设计模型进行方差分析,角膜知觉与上皮下神经、炎症细胞、朗格罕细胞等的关系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与B组比,A组角膜上皮基底层细胞密度明显较高[(7009±638)个/ mm² vs. (6745±482)个/ mm²;F=5.22,P<0.05],上皮下神经纤维分支明显较少[(17.44±2.56)mm/ mm² vs. (19.54±5.02)mm/ mm²;F=8.22,P<0.05]、神经扭曲度较高[(1.71±0.46) vs. (1.42±0.43);F=7.29,P<0.05],角膜基质细胞激活态分级明显较高[(2.35±0.81) vs. (1.25±0.44);F=59.67,P<0.01],角膜知觉明显较低[(54.25±6.74)mm vs. (59.50±1.54)mm;F=12.08,P<0.01]。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及反光度、朗格罕细胞及炎症细胞浸润量、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角膜知觉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呈正相关(r=0.379,P<0.05),与角膜上皮下神经分支数、扭曲度、反光度及炎症细胞、朗格罕细胞浸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长期使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可引起角膜深达基质层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角膜知觉下降,知觉下降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建立肿节风水提物的HPLC特征图谱并明确其特征色谱峰的化学成分,对肿节风水提物及其市售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以Ultimate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乙腈-水(各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为330 nm;以共有模式特征图谱为对照,对不同厂家的肿节风水提物及其市售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建立的肿节风水提物的HPLC特征图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不同厂家生产的12批肿节风水提物及20批市售制剂与共有模式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分别在0.883~0.987和0.797~0.982。其中8个特征色谱峰经化学指认,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β-hydroxypropiovanillone、咖啡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4-O-葡萄糖苷和迷迭香酸。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涵盖肿节风中抗炎活性成分与特征成分的HPLC特征图谱,反映了肿节风水提物及相关制剂的多成分的整体面貌,为全面、有效控制肿节风及相关制剂的质量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