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5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47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30篇
内科学   18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214篇
综合类   885篇
预防医学   331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340篇
  4篇
中国医学   307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期间急诊科接诊腹部多发伤的安全防护管理及高效救治流程及对策。制定规划急诊科安全防护管理方案及腹部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方案,制定急诊科疫情防控标准管理流程及腹部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管理流程,在把好预防NCP“四个安全防护管理环节”上,做到确保病区安全,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通过实施以上救治措施,提高了救治效果、降低了死亡率。按照全防护管理流程及腹部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管理流程保证了NCP疫情期间急诊科病区安全、医护人员安全、患者和陪护家属安全,无疫情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显著提高了腹部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CD4+/CD8+、白细胞介素-4(IL-4)与儿童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经典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及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效能。方法选取300例儿童细菌性CAP患儿,均给予化痰、止咳、平喘及抗感染治疗, 其中43例治疗无效(观察组)及257例治疗有效(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CD40L、CD4+/CD8+、IL-4,采用Pearson分析CD40L、CD4+/CD8+、IL-4与经典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及CD40L、CD4+/CD8+、IL-4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D40L、CD4+/CD8+、IL-4与治疗无效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CD40L、CD4+/CD8+、IL-4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效能。结果观察组WBC、CRP、PCT、CD40L、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1),CD4+/CD8+低于对照组(P < 0.01);CD40L与WBC、CRP、PCT均呈正相关(r=0.720、0.433、0.832,P < 0.01),CD4+/CD8+与WBC、CRP、PCT呈负相关(r=-0.709、-0.449、-0.698,P < 0.01),IL-4与WBC、CRP、PCT呈正相关(r=0.889、0.760、0.723,P < 0.01);CD40L、CD4+/CD8+、IL-4均与治疗无效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D40L与CD4+/CD8+呈负相关(r=-0.776,P < 0.01),与IL-4呈正相关(r=0.554,P < 0.01);CD4+/CD8+与IL-4呈负相关(r=-0.538,P < 0.01);单一指标中IL-4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AUC最大为0.805,各指标联合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AUC为0.867,敏感度达79.07%,大于任一单一指标(P < 0.01)。结论CD40L、IL-4、CD4+/CD8+与经典炎症标志物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细菌性CAP患儿病情程度,治疗期间进行动态监测可及早预测疗效,为细菌性CAP患儿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气垫床及翻身间隔时间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B、C、D、E、F六组,A、B、C组采用喷气式气垫床,翻身时间分别间隔2h、3h、4h;D、E、F组采用动态交替式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同前;连续观察72h,每次翻身观察记录患者皮肤压疮发生情况、压疮前期表现及Braden评分。结果六组患者均未发生压疮。干预后不同时间六组压疮前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72hB组和E组、C组和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13)。六组Braden评分在干预前、干预后各时间段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两种气垫床均能有效预防压疮,动态交替式气垫床效果更优。使用动态交替式气垫床可将翻身间隔时间延长至4h。  相似文献   
104.
正近日,年过七旬的施婆婆因突然无法正常行走,被家人送到医院。经诊断,施婆婆为左腿丹毒发作。丹毒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它为何会让人无法行走呢?老年人的常见病说起丹毒,其实很多人并不陌生,中医上称"流火",是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皮肤病,它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感染。一般表现为皮肤局部出现清楚界限的片状红色疹子,通常红斑的颜色鲜红,往往稍微隆起,用手压红疹时,红疹会褪色。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为PCOS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克罗米芬+HCG治疗,二甲双胍组应用克罗米芬、二甲双胍联合HCG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性激素指标[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血清内脂素、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糖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排卵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二甲双胍组排卵率(91.11%)、妊娠率(42.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3.33%、20.00%),OHSS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HDL-C、LDL-C、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TG水平[(1.80±0.86)mmol/L]、血清内脂素水平[(101.24±27.53)μg/L]均较治疗前[分别为(2.24±0.93)mmol/L、(137.16±31.52)μg/L]明显降低,且二甲双胍组TG和内脂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22±0.90)mmol/L、(131.58±30.7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二甲双胍组FSH、T和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FSH、T和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OMA-IR、HOMA-β和AUCIN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HOMA-IR、HOMA-β和AUCIN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NS、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FINS、F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具有明显的降脂降糖效果,有助于发挥克罗米芬+HCG的促进妊娠作用,提高患者妊娠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饮食护理,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空腹血糖。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让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护理,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7.
处于生长期的儿童及青少年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很弱,因此,许多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果不进行预防接种,平均每100名儿童中将会有3人死于麻疹、2人死于百日咳、1人死于破伤风;每100名儿童将有1人由于脊髓灰质炎而终生跛行。为了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我国给孩子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预防接种,以提高和增强儿童及青少年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贾洪  徐静  轧春妹 《天津护理》2007,15(2):94-95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治疗肝病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无效病例。两组效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的方法治疗便秘,方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效果与灌肠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通过训练,还可教会患者自我施行,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一种自我保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及IBS周期变化幅度(CVIB)用于检测基因转染猪慢性缺血心肌治疗的价值。方法:在猪冠脉左旋支(LCX)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分组注射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液(Ad.VEGF-B)或磷酸盐缓冲液(PB)。应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联机分析技术,观测正常状态、置环后2周、4周及注射Ad.VEGF-B液或PB液2208062后2周、4周左室乳头肌短轴观侧后壁标化平均背向散射积分(%AⅡ)和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幅度(CVIB)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置环后2周、4周及PB对照注射后%AⅡ逐渐升高,而CVIB逐渐降低;基因转染组置环后2周、4周%AⅡ和CVIB变化同对照组,注射后2周和4周%A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VIB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IBS能早期、快速、准确地检测慢性缺血心肌基因转染治疗前后心肌结构和室壁运动改善的情况,为临床研究和治疗冠心病提供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