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6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维生素D类似物——帕立骨化醇联用对尿毒症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尿毒症鼠分组如下:尿毒症组(uc)、氯沙坦组(UL)、帕立骨化醇组(UP)、氯沙坦+帕立骨化醇组(ULP)。正常鼠为对照组(NC)。给药10周后检测大鼠血压(BP),血清中的肌酐(Cr)、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24h尿蛋白、尿足细胞(UPC)。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肾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ED-1)。蛋白印迹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结果:UC、uP组BP较NC组显著升高,较UL、ULP组亦显著升高(P〈0.01)。与NC组相比,UC组Cr、P、PTH明显升高(P〈0.01),Ca降低(P〈0.05)。与UC组相比,UL组cr明显降低,uP组Cr、P、唧也显著降低(P〈0.01),且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UC组24h尿蛋白、UPC排泄较NC组增加,但可被氯沙坦、帕立骨化醇所改善。UL、uP组肾组织ED.1阳性细胞浸润较UC组显著减少,ULP组较UL、uP组明显减少。TGF-β1蛋白在UC组表达明显增加,UL、UP组明显减少,ULP组减少更为显著。UL、uP和ULP组HG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氯沙坦和帕立骨化醇均有肾保护作用,两者联用较单用肾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既往少数研究表明p120ctn存在核浆穿梭现象,为研究细胞核内p120ctn的功能,我们试图构建p120ctn 3A细胞核定向表达载体pCMV/p120ctn 3A.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人p120ctn 3A活性片段,将其插入细胞核定向表达载体pCMV/myc/nuc,构建重组体pCMV/p120ctn 3A,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肺癌细胞A549,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信号,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鉴定其在肺癌细胞A549中的表达与定位.结果 限制性双酶切及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插入pCMV/p120ctn 3A的片段为2496bp左右,与预期p120ctn 3A基因片段大小相同.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信号定位于细胞核内,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表达的p120ctn 3A定位于A549细胞核.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pCMV/p120ctn 3A的A549细胞p120ctn 3A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结论 成功构建了p120ctn 3A 细胞核定向表达载体pCMV/p120ctn 3A.  相似文献   
93.
李浩  徐洪涛  邢同京  咸建春  叶军  张立新 《肝脏》2010,15(3):174-176
目的比较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low两种设门方法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界定效果,并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HBV携带者24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24例,正常对照者25例,采用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其中正常对照组和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采用CD4^+CD25^+FoxP3^+设门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采用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检测外周血Treg与CD4^+CD25^+FoxP3^+设门方法在正常组和患者组均呈正相关(r=0.506,P〈0.05;r=0.556,P〈0.01)。以CD4^+CD25^+CD127^-/low设门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HBV携带者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reg的水平分别为(10.65±2.86)%、(8.56±2.01)%、(8.75±3.04)%和(7.33±1.1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慢性HBV携带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HBV携带者Treg表达水平与HBV病毒载量之间均无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reg表达水平与ALT之间无相关,HBeAg阳性患者组和HBeAg阴性患者组的Treg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检测外周血Treg与CD4^+CD25^+FoxP3^+设门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前者更为简单、实用。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HBV携带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reg在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减少Heymann肾炎鼠足细胞凋亡脱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凋亡蛋白p53、Bax、Bcl-2,粘附蛋白整合素α3β1、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G)在Heymann肾炎鼠肾小球的表达,以及1,25-(OH),D,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eymann肾炎模型组;后者经腹腔注射FX1A抗原诱导肾炎模型,再随机分Heymann肾炎组和1,25-(OH)2D3组。1,25-(OH)2D3组皮下埋置渗透性微量泵,给予1,25-(OH),D,3ng·100g^-1·d^-1,连用4周。检测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电镜检测每视野足细胞数、足突平均宽度。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肾小球p53、Bax、Bcl-2,整合素仅381、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G)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eynmnn肾炎组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升高;足细胞数目减少,足突宽度增加;肾小球p53、Bax表达增高,Bcl-2表达减少,足细胞凋亡明显增多;整合素α3β1、DG表达明显减少。与Heymann肾炎组相比,1,25-(OH)2D3组尿蛋白、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减少;肾小球p53、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足细胞凋亡减少;整合素α3β1、DG表达明显增加。结论:1,25-(OH)2D3可减少Heymann肾炎鼠肾小球p53、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减少足细胞凋亡。亦可增加整合素α3β1、DG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减少足细胞脱落。从而维持肾小球足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大鼠肾小球的表达以及活性维生素D[1,25-(OH2D3]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左肾摘除、阿霉素重复注射诱导FSGS大鼠模型。治疗组皮下埋置渗透性微量泵,给予1,25-(OH):D30.03ng·g^-1·d^-1,连用8周。检测3组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血清白蛋白(SA)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测定。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电镜检测每视野足细胞数、足突平均宽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球ILK蛋白的表达,WT-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每个肾小球足细胞数目。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Cyst、GSI明显增加,SA、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减少,足突宽度增加,肾小球ILK表达明显降低;②与模型组相比较,治疗组尿蛋白、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减少,GSI明显降低,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增多,足突宽度减小,肾小球ILK表达明显增加。结论1,25-(OH2)D3可增加照;S大鼠肾小球ILK的表达,减少足细胞脱落,维持肾小球足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96.
最近的研究表明,穴位按压和针刺一样对多种疾病有效。为了探明穴位按压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瑞典的两位研究者对年龄为20~36岁的24位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按压能显著改变受试者的动脉压、心率和皮肤血流量。受试者被分为3组,每组8人。第一组为试验组,  相似文献   
97.
Connexin 43和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由连接蛋白(connexin,Cx)构成的细胞间隙连接(gapjunmion)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Cx表达下降将导致细胞恶化。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为上皮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咆与细胞外基质粘附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其功能抑制或表达下降可使细胞间粘附能力下降,细胞易于分离。本研究旨在探讨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和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Cx43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并进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Cx43和E—cadher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显著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p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而与组织学分型无明显关系。Cx43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x43和E—cadher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显著下降,且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事件。  相似文献   
98.
高氧致新生鼠急性肺损伤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鼠暴露于高浓度氧不同时间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状况。方法新生鼠暴露于>95%O2和正常空气(21%O2)中,取暴露12、24、48和72 h 4个时相点的肺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ygen capability,TAOC)。结果新生鼠暴露于>95%O212 h即可引起肺组织损伤,肺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TAOC显著降低(P<0.01);随着氧暴露时间延长,MDA含量逐渐增高,TAOC逐渐降低,肺损伤加重,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肺组织微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蛋白渗出,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结构紊乱,肺大泡数量增多,II型肺泡上皮细胞脱落等。结论新生鼠暴露于>95%O212 h即可导致肺损伤和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高氧肺损伤与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也是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关心的大事,在2006年百姓八大期盼解决的问题中列第二位。据《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目前中国有48.9%的病人应就诊而未就诊,29.6%的病人应住院而未住院。在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的倒数第4位。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比较复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需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仅靠医院来完全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但医院应有所作为,作出自己的贡献。1建立“惠民医院”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eatshockproteins90,HSP90)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穿孔技术建立稳定过表达HSP90的细胞克隆;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TNFα/CHX诱导的细胞凋亡及HSP90对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应用Westernblotting及免疫沉淀方法,检测HSP90是否直接作用于Bid(BH3interactingdeathag-onist)及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的功能。结果在稳定过表达HSP90的NIH3T3细胞中,HSP90能够抑制TNF-α/CHX诱导的细胞凋亡;HSP90通过直接与Bid结合阻止Bid的裂解来抑制TNF-α/CHX诱导的细胞凋亡;HSP90的特异性抑制剂格尔德霉素可以拮抗HSP90,阻止Bid裂解。结论HSP90的大量存在(即使在生理条件下)不仅通过促进蛋白质的折叠,而且通过阻止Bid的裂解而保持前凋亡因子的惰性状态,使细胞免于凋亡,对细胞稳态的维持发挥重要作用;HSP90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一个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促进Bid从HSP90复合物中释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