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 目的 研究体内微进化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相关表型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阿萨希毛孢子菌标准株源自荷兰真菌多态性保藏中心,阿萨希毛孢子菌原代株TO(氟康唑敏感)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1例毛孢子菌病的临床分离株,进化株TEVO(氟康唑耐药)在该患者2014年复诊时分离。体外构建上述菌株的生物膜,使用四甲基氮盐(XTT)还原法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评估生物膜生长动力学并测定生物膜厚度;体外测定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对不同生长阶段生物膜的最低抑菌浓度(SMIC),评估生物膜的耐药性。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Hartley检验对数据进行方差同质性检验,若方差齐,选用LSD检验进行组间多重比较,若方差不齐,选用Tamhane′T2检验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 在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黏附(0 h)及形成阶段(4 ~ 24 h),进化株TEVO代谢活性最弱(F黏附 = 35.705,P < 0.001;F形成 = 15.042,P < 0.001)。而黏附后第48小时生物膜成熟,此时生物膜代谢活性最弱的菌株为TO株(F = 10.985,P < 0.001)。生物膜厚度测量结果显示,成熟阶段TEVO株生物膜厚度[(26.1 ± 1.18) μm]大于TO株[(22.8 ± 1.73) μm,P = 0.001],但小于标准株[(29.5 ± 1.28) μm,P = 0.001]。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在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黏附及形成阶段,唑类抗真菌药物对TEVO株的SMIC值大于TO株;生物膜成熟阶段,3株菌生物膜的SMIC值均大于1 024 mg/L。结论 在宿主内环境和抗真菌药物的双重压力下,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相关表型发生了适应性改变,并增强了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2.
试析大学第二课堂在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如何培养医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医科大学生今后服务对象是有机体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对于素质的培养除了强调实践性、整体性外,还有社会性,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医药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模式、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社会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等提出的严峻挑战.各种挑战对医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医学人才应当医德高尚、基础宽厚、医术精湛、服务优良、适应性强、富有竞争力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勇于迎接挑战,积极促进社会的变革,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服务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Calcineurin和瞬时感受器电位6(TRPC6)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 ET-1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检测Calcineurin活性以及TRPC6的表达;分别于ET-1刺激前给予Calcineurin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CsA)和TRPC6 siRNA处理,测定Calcineurin活性?TRPC6的表达以及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Calcineurin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活性,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TRPC6的表达,MTT法检测PASMCs的增殖?结果:ET-1可激活原代培养的PASMCs中Calcineurin的活性,上调TRPC6的表达;CsA和TRPC6 siRNA可以分别降低TRPC6表达和Calcineurin活性;也可以抑制ET-1 刺激的 PASMCs增殖?结论:Calcineurin与TRPC6参与ET-1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复发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取其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RT-PCR技术测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MALAT1的表达情况,分析MALAT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总体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MALAT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MALAT1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数量、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术前甲胎蛋白水平等无显著相关性;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有血管侵犯、术前AFP含量≥400ng/ml以及高MALAT1表达量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和总生存的高危因素(P<0.05).结果 MALAT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量高与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肿瘤复发和预后有显著关系,可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复发和预后提供参考,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背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作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对于IBS-D患者的诊疗特别是内脏敏感性的调节治疗效果不够显著,且容易复发,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IBS-D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从内脏敏感性角度,探讨安肠汤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IBS-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安肠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开始前与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得分〕、内脏敏感性〔内脏敏感指数量表(VSI)得分〕、直肠动力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收缩压(AS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直肠排便压(IRP)〕、内脏感觉指标〔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血清5-HT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BS-SSS、VSI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BS-SSS、VSI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RP、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RP、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从内脏敏感性的角度,安肠汤能够从整体上改善IBS-D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内脏高敏感性,其可能是通过降低IBS-D患者血清5-HT水平,提高ARP、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及最大耐受容量,调节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从而缓解其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26.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至今机制未明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该病的最常见类型。一般认为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是该病发病的关键环节,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四逆散可通过修复肠道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功能,有效治疗该病。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基于机械、化学、生物、免疫这四大肠道黏膜屏障,探讨四逆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8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0例、接受清胰汤联合西医治疗的观察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递质、肝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递质、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痞满燥实、恶心呕吐、口干口渴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炎性递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人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清胰汤辅助治疗可显著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全身炎性反应、保护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五味清胆方联合西药序贯疗法对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胃小凹分类及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135例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分为3组: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中药组单用中药治疗,西药组单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90d。治疗前后进行内镜下临床证候评估、病变胃黏膜胃小凹形态学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治疗前后内镜下各临床证候积分比较,除西药组对胆汁反流改善不明显外(P0.05),3组对其他证候改善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组之间比较,联合组均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1);其中对黏膜潮红、充血水肿、胆汁反流改善中药组亦优于西药组(P0.01);对隆起糜烂改善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胃小凹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比较,联合组均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清胆方与西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通过联合西药三联进行Hp清除治疗后序贯联用PPI制剂治疗,具有促进病变胃黏膜腺体修复、变异细胞逆转,对Hp VG脾胃湿热证患者病变胃小凹及组织学有影响,从而对此类患者早期癌变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中药加味大承气颗粒肠内滴注治疗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麻痹的作用,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途径.方法: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3组分别进行全胃肠外营养(PN组)、早期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中药大承气颗粒(EN+中药组)肠内滴注,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鸣音出现、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并动态监测血淀粉酶、高敏C反应蛋白(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EN组、EN+中药组患者经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均缓解或消失,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PN组12例中,有2例腹胀、肠麻痹持续加重,其中1例出现腹腔隔室综合征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EN组、EN+中药组在腹胀(d)、腹痛缓解时间(d)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d)均优于PN组(4.22±0.94,3.02±0.75vs5.72±1.55;4.66±1.14,3.14±0.62vs6.81±1.81;3.42±0.82,3.21±0.88vs6.04±1.67,均P<0.05),其中EN+中药组腹胀(d)、腹痛缓解时间(d)优于EN组(3.02±0.75vs4.22...  相似文献   
3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消化系统疑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等优势。各医家对于本病多从湿热、血瘀论治,但近年研究发现,情志因素在诱发UC、影响其转归复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临床上肝郁脾虚证患者多见,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从肝脾生理特性、病机变化、临床方药等多个方面探讨疏肝健脾法在UC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