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2005年5月至2008年11月,我们应用改良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球拍形皮瓣修复68例83指指端缺损,并吻合指背神经恢复指端感觉,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对28例28指末节脱套伤患者,应用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其中示指10指,中指13指,环指5指,缺损平面均在远侧指问关节以远,脱套末节长度0.8~2.2 cm.急诊手术24指,末节皮肤坏死二期手术4指.结果 28例28指皮瓣.除3例皮瓣远端部分张力性水泡形成表皮坏死结痴经换药愈合外,余全部成活.25例经4~27个月随访,外形、感觉和功能恢复满意,静态两点辨距觉达6.0~9.0 mm,平均7.6 mm.结论 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手术简便、安全,疗程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报告同指指背岛状皮瓣携带指神经背侧支一期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合并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18指手指皮肤缺损伴一侧神经断裂缺损应用携带指神经背侧支同指指背岛状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感觉.皮肤缺损面积为10mm×7mm~24mm×20mm.神经缺损长度9~22mm.结果 16例18指皮瓣全部存活,随访5~25个月,手指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伤侧指腹感觉恢复至S3+,两点分辨觉恢复至4~7mm.结论 同指指背岛状皮瓣携带指神经背侧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合并神经缺损,能同时完成皮肤覆盖和神经缺损的修复,术后效果满意,是治疗手指皮肤合并神经缺损并重建感觉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背景:利用可降解缓释生物材料包载利福平或异烟肼制成50 μm以下的缓释降解肺靶向微球已多有报道,主要用于静脉注射肺靶向治疗研究。 目的:研制长效缓释双组分药物人工骨,筛选最佳制备工艺并行体外释药特性观察。 方法:采用乳剂-溶剂挥发法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分别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醇共聚物微球和异烟肼聚乳酸-羟基乙醇共聚物微球。利用生物黏合剂将两种微球加工成长效缓释双组分药物人工骨。 结果与结论:按照优化工艺分别制得聚乳酸-羟基乙醇共聚物载利福平26%、异烟肼28%的微球,并按质量各50%制成人工骨,体外释放90 d保持0.02,0.03 mg/L药物浓度。表明该人工骨有望为骨结核治疗用提供一种新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明确贵州省苦参人工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实地调查省内苦参的主要栽培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苦参常见的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5种类型,非侵染性病害主要由4个方面因素引起,常见的虫害有3种类型,不同类型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同。结论调查结果对于有效解决贵州省苦参人工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保证苦参原材料的质量,推动贵州省苦参产业规模化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分析1例原发骨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本例患者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高度怀疑为原发骨髓淋巴瘤(PBML)。经骨髓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为DLBCL,并给予化疗。结果:本例患者符合PBML诊断标准,根据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将其划分至DLBCL亚型。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1个周期后达骨髓细胞形态学完全缓解,又行该方案化疗5个周期,现停药随访3个月仍为完全缓解。结论:骨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原发骨髓DLBCL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含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近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63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皮瓣移植进行修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瓣护理、功能训练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 6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8例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6.9%.结论 皮瓣转移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术前心理辅导,术后病室管理,疼痛护理,皮瓣血运观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功能训练指导和出院指导是功能恢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胃癌及27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指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8%和38.7%,正常胃粘膜为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及生存预后有关,低分化组较高分化组Survivin表达明显增加(P<0.05),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胃癌中Survivin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提示Survivin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