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05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512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298篇
  4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报道了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临床药师药学监护。此患者入院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等药物治疗。由于指南中未提及肾功能减退患者哌拉西林舒巴坦的剂量调整方法,临床药师考虑哌拉西林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半衰期、排泄时间和排泄比率相似,因此用药方案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剂量调整方法;患者入院第3天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范围,临床药师考虑为哌拉西林舒巴坦的不良反应,停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值范围;另外,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对支气管舒张剂的注意事项、氟康唑胶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美罗培南应用时间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临床药师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正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及出院注意事项的指导。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血小板作用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后对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MSCs及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实验分为MSCs组、血小板+MSCs组及肿瘤细胞上清处理血小板+MSCs组(T-血小板+MSCs),分别收集3组培养24 h后的MSCs及培养上清(SGC-7901-CM及MSCs-CM);western blot检测其肿瘤相关成纤维母细胞(CAF)标志蛋白α-SMA及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骨髓MSCs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CM及MSCs-CM共培养后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建立BALB/c裸鼠尾静脉注射SGC-7901胃癌细胞系转移模型,观察体内肿瘤转移情况。结果 SGC-7901-CM及MSCs-CM处理的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1.4±1.71)%、(21.3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3.17±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5和29.18,P均0.01);血小板+MSCs组及T-血小板+MSCs组α-SMA蛋白[分别为(0.79±0.08)、(0.90±0.06)]及Vimentin蛋白[分别为(0.88±0.01)、(0.96±0.0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SCs组[分别为(0.64±0.02)、(0.7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6和6.45,4.73和5.73,P均0.01);血小板+MSCs组及T-血小板+MSCs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340.3±27.7)个、(424.3±17.6)个]明显高于MSCs组[(220.7±19.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14和13.48,P均0.0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血小板+MSCs组转移灶及T-血小板+MSCs组转移灶[分别为(4±2)个、(21±4)个]明显高于MSCs组[(0.33±0.0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051和8.857,P均0.01)。结论血小板能促进骨髓MSCs迁移,并能增强骨髓MSCs体内促进肿瘤细胞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可调节自动计数直腿抬高锻炼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腰椎术后功能锻炼指导;试验组患者使用可调节自动计数直腿抬高锻炼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疼痛缓解情况、腰椎JOA评分、腰椎JOA评分好转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患肢疼痛缓解情况、腰椎JOA评分,腰椎JOA评分好转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可调节自动计数直腿抬高锻炼器,既能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腰椎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中药清法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微循环障碍疗效。方法 2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中西医治疗组予中药清法,药物组成: 穿心莲、蚤休、垂盆草、川乌、三七、冰片,100ml/袋,每次1袋,2次/d;西医对照组予西洛他唑100mg,1次/d,口服,且均行血生化、微量白蛋白尿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二组的变化。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身高、BMI、收缩压、舒张压、TC、HDL-C、LDL-C、TG、BUN、Cr、UA、FPG、2hPG、MA、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UA、FPG、MA、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BUN、Cr、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依据“脱疽”诊治疗效标准和糖尿病足坏疽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中西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的治疗结果,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清法通过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血液流变学,进而改善患者微循环障碍,促进伤口愈合,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20例,经过测定同位素确定,并以同位素的测定结果为依据,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后测定其血清胱抑素C、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对比这3种方法的阳性率,进而确定血清胱抑素C在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结果以测定结果为依据,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值为94.70%,血清尿素氮为65.20%,血清肌酐为58.30%,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与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素氮与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清胱抑素C可及时的检测出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布类敷料物品流失管控办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布类敷料物品流失率较高的一组进行原因分析、问卷调查、研究解决措施、小范围前期试行、监测结果、改进后全面推行。结果:通过品管圈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散落在其他区域敷料大量回收并有效控制再次流失,布类敷料物品流失率有所下降。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效果显著。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降低布类敷料物品的流失,节约科室成本,减少经济支出。实践结果证明,品管圈在降低布类敷料物品流失率的应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艾滋病感染者被检测发现的时机,为调整病例检测发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2011-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广陵区新发现HIV/AIDS者110例,其中经由医疗机构无关联被动筛查发现73例,占66.36%,主动寻求咨询检测发现37例,占33.64%。110例患者中有105例(95.45%)在后续随访中接受了CD4检测,首次检测结果,CD4+T细胞计数≤200/μL41例,占39.05%,200~300/μL 27例,占25.71%,350/μL 37例,占35.24%。首次报告即为AIDS和诊断为HIV感染者1年内被确诊为AIDS 51例,占46.00%。110例病例中有77例及时参加了CD4检测,及时检测率为70.00%。结论增设HIV咨询检测窗口、加强知情不反对的艾滋病咨询检测,可降低HIV感染者检测晚的比率;同时专业人员督促病例及时接受CD4+T计数检测,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可降低HIV感染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动静脉足泵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68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动静脉足泵,对照组进行传统人工按摩,于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观察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于术后第7天进行评价,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静脉足泵可有效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而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9.
近年.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抗结核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性肝损伤的报道也在增加,特别是抗结核药致严重肝损伤,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本研究总结我院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应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72冽,以进一步了解抗结核药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50.
孙丽  张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2051-2056
目的 探讨来曲唑序贯治疗来曲唑促排卵失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就诊的来曲唑促排卵失败的17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34个促排周期。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发生来曲唑促排卵失败的17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62例,共87个周期)、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59例,共75个周期)和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57例,共72个周期)。3组患者均在月经第5天口服来曲唑片5 mg/次,1次/d,停药第3天监测卵泡,卵泡直径≤ 10 mm的患者用药。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患者口服来曲唑片,5 mg/次,1次/d,连续5 d,停药后第1天行阴道超声检查。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患者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100 mg/d,连续5 d,停药后第1天行阴道超声检查。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患者肌内注射注射用尿促性素,75 U/d,根据卵泡反应调整剂量,直到出现优势卵泡。比较3组患者的单卵泡率、排卵率、周期取消率和失败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和类型;临床妊娠率、早期胚胎丢失率、多胎妊娠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促排方案中序贯用药的时间、费用和患者对促排卵方案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的单卵泡发育率显著高于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且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的单卵泡发育率显著高于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的排卵率均高于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的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且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的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P<0.05)。治疗后,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的多胎妊娠率显著低于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且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的多胎妊娠率显著低于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低于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明显短于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的用药时间(P<0.05)。来曲唑序贯尿促性素组的总费用显著高于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患者对来曲唑序贯来曲唑组、来曲唑序贯氯米芬组的促排卵方案满意度高。结论 来曲唑序贯来曲唑方案具有较高的排卵率、妊娠率,同时多胎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最低,不但减少了肌内注射尿促性素多卵泡发育的风险,而且方案更加简单方便,节省患者的时间和花费,是一种既经济有效又安全省时的促排卵方案,非常适合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