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为了解在黄曲霉毒素B1(AFB1)低含量区以HBV为主要危险因素的HCCp53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它与HBV及其它因素的关系,作者筛检了成都地区32例原发性肝癌(HCC),分别应用PCR-RFLPSouthern吸印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了32例HCC及27份癌旁肝组织中p53基因突变、HBVDNA整合及HBsAg表达。结果:所有HCC病例均感染过HBV,肝癌细胞中HBVDNA整合率71.9%,癌旁组织均有肝硬化或/和慢活肝病变,且HBsAg表达率96.3%。32例HCC中检出8例P53蛋白阳性(25%),这种改变与HBVDNA整合及HBsAg表达无明显关系,而与HCC发生年龄有关;32例HCC组织中有2例p53基因第249号编码子突变(6.25%),明显低于AFB1高含量区HCC,而与台湾、日本等AFB1低含量区报道一致,提示:成都地区HCC与HBV感染确有密切关系;p53改变在HCC发生上有一定作用,但是多数HCC并无p53基因突变又提示HCC发生尚涉及其它复杂机制;HBV在HCCp53基因改变中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2.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五例李伟,周凤,毕志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的恶性肿瘤。原发于肺的极为少见。我院自1983年12月至1990年4月间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46~...  相似文献   
73.
74.
摘要 目的 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要求,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动态沉降法细菌菌落数进行监测。方法 设计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动态沉降法细菌采样要求的采样架。结果 设计的该采样架造价低廉,外形美观、易于清洗和消毒、使用方便,易于操作,放置培养皿倾斜30度、高度正好在回风口中部,不需要每次调节高度。结论 动态监测结果直接反映了手术污染的危险程度,通过监测,及时掌握手术室细菌污染状况,评价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效果,对于确保手术安全非常必要,对于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恒山黄芪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erevisterol(1),ergosterol peroxide(2),fumitremorgin B(3),verruculogen(4),fumitremorgin C(5)和cyclotryprostatins B(6).抗菌活性显示,6个化合物对大部分测试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6显示出很强的抑制真菌的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并发的下肢血管疾病,表现为脚趾溃烂,骨外露,骨髓炎,通常需要作截肢手术。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7例,伤口痊愈,疗效显著,全部避免了截肢手术。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制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观察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探索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新途径。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细胞克隆出GDNF cDNA片断,以pEGFP-C1为载体导入MSCs,制备稳定表达GDNF基因的MSCs工程细胞,采用联合培养的技术通过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MSCs和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MSCs和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均能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MSCs工程细胞作用更强。结论 成功构建了GDNF基因修饰的MSCs工程细胞,该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明显营养保护作用,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9.
<正>肺动脉肉瘤是起源于肺动脉内膜的罕见恶性肿瘤,临床上极少见,医师对其认识严重不足,同时因肺动脉肉瘤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与肺血栓栓塞症相似,临床上极易将肺动脉肉瘤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本文报导1例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原发性肺动脉肉瘤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建立多药耐药性癫痫模型,观察海马组织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表达变化从而探讨其在耐药性杏仁核点燃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100只制作慢性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模型制作成功(n=52)后用经典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进行筛选,根据大鼠对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反应区别出耐药癫痫大鼠(n=8)及药物敏感大鼠(n=8),然后处死动物留取脑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海马组织内GABAA受体表达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ABAA受体含量,观察耐药癫痫大鼠和药物敏感大鼠之间的不同.结果 耐药癫痫性颞叶大鼠海马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结构特征消失;耐药性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内GABAA受体阳性表达细胞的灰度值(141.15±14.72)比药物敏感大鼠增高(92.56 ±5.17;t =3.380,P=0.006);蛋白质印迹方法提示受体条带变淡变窄,蛋白含量明显减少(0.38 ±0.08),与药物敏感大鼠(0.88 ±0.1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20,P=0.002);但两组间GABAA受体阳性细胞数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耐药性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内GABA受体表达明显减少,这可能在耐药性颞叶癫痫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