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 阐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的35例骶髂关节病变者,男22例,女13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AS)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7例,化脓性骶髂关节炎2例,骶髂关节结核5例,髂骨致密性骨炎6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结果 CT表现:AS常双侧对称发病,自关节下部开始,关节面硬化与破坏,间隙狭窄或消失,骨桥形成,RA常一侧发病,易侵犯关节上壮举剖,关节面密度减低,骨质疏松,关节面下出现周围硬化的小囊状骨缺损;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常单发,骨一侧发病,易侵犯关节上半部,关节面密度减低,骨质疏松,关节面下出现周围硬化的小囊状骨缺损;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常单发,骨质疏松,破坏,半生,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关节囊肿胀,关节强直,周围软组织肿胀或钙化;骶髂关节结核常单侧发病,多位于关节中下部,关节面模糊,骨质破坏及死骨形成,关节间隙增宽,常伴冷脓肿和窦道形成;髂骨致密性骨炎示髂骨面硬化区,不累及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骨关节面增生,浓密,关节间隙狭窄,可伴骨性强直。结论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各不相同,CT能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是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2.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在嗅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例嗅神经母细胞瘤,均经手术和病证实,其中男3例,女5例,均行冠状位和横断位CT扫描,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肿瘤位于左侧鼻腔及左侧鼻窦,其中3例侵犯左眼眶,1例累及颅底骨质,3例位于双侧筛窦及鼻腔上部,其中1例侵犯右额叶,平扫肿瘤的CT值为35-44HU,增强后肿块有明显部分。结论:冠状位及横断位CT扫描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向周围侵犯的范围,增强扫描有利于鉴别肿瘤组织与窦口堵塞引起的炎症。  相似文献   
33.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读片窗     
患者 男,8岁。因头痛、恶心、呕吐半个月伴3次间断癫痫发作入院,抽搐时有意识障碍和小便失禁,当地医院行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患者5岁时曾因急性脓胸行切排手术。  相似文献   
36.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在武汉市爆发流行,并迅速传播到全国和全世界。至今全国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2万例,其主要原因是病毒传染力强、潜伏期长。2019-nCoV肺炎CT表现多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GO)。以双肺胸膜下分布为主,可伴空气支气管征、小叶间隔增厚和胸膜增厚。极少数或少数伴胸腔积液或淋巴结肿大。基于病理分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可分为早期、进展期与重症期3期。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与临床和实验室结果有利于2019-nCoV肺炎患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防控。  相似文献   
37.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58例眼内异物患着,累及62只眼,共70枚异物,年龄6~58岁。于螺旋CT扫描后,分别采用直接测量法、简化法和三维重建法进行异物定位。70枚眼内异物,螺旋CT检出率为97%。经手术证实,三种定位方法定位准确,并可互相验证,同时适用于非螺旋CT。  相似文献   
39.
多层CT下肢动脉扫描时间与不同准直器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CT下肢动脉扫描时问与两种准直器宽度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临床诊断疑似下肢动脉闭塞的病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CTA检查,每组病例35例.实验组采用16×1.5 mm准直器宽度,对照组16×0.75 mm准直器宽度,两组扫描参数一致,扫描范围均为1 100~1200 mm,对两种准直器宽度的扫描时间、对比剂用量以及Z轴的覆盖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列表显示.结果:使用两种不同的准直器宽度扫描,实验组扫描时间是18.13±5.12,对照组是31.43±3.12,对比剂用量实验组是(80±10)ml,对照组是(120±20)ml,实验组的Z轴覆盖范围是24 mm,比对照组增加1倍.结论:使用16×1.5mE的准直器宽度扫描,可以大大缩短扫描时间,扩大z轴的覆盖范围,减少对比荆的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的价值.方法:80例临床初诊疑为冠心病,既往无冠脉成形术和搭桥术史的患者,行冠脉16层MSCTA后(其中9例在CT扫描前心率超过80次/min的患者应用了β受体阻滞剂),回顾性重建心电门控轴位图像,并分别采用容积成像、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方法,对所有冠脉及其分支进行重建,统计可供临床评价的、管径≥1.5 mm的冠脉段,以选择性冠脉造影(SCA)为标准,对比分析MSCTA诊断冠脉显著性狭窄(管腔平均直径缩小>50%)的准确性.结果:94%(989/1056)的冠脉节段和94%(290/310)的冠脉主支可供评价,(6%)67/1056段不能评价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心脏运动伪影39段,致密钙化20段和管腔显影不良8段.除外不能评价的冠脉,按节段和主支分类,与SCA相比,MSCTA诊断冠脉显著性狭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3%、99%、87%、99%和95%、98%、91%及99%.结论:在患者心率<80次/min时,16层MSCTA即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用于评价冠脉并判断其狭窄程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医生信赖的检查冠脉有无狭窄的无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