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93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88年~1992年间我院收治青年战士癔症症人16例,现就临床发病特点和治疗体会做如下分析。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9岁,均为男性。发病在入伍后2个月~1年9例(56.2%),1~2年4例(25.0%),2年以上3例(18.8)。 诱发因素有批评、体罚、精神抑郁、苦恼10例,外伤、受惊吓4例,紧急集合、训练2例。症状抽搐  相似文献   
42.
<正>患者男,15岁,汉族,学生,主因"左足发凉、麻木12 h,间歇性跛行4 h"于2012年7月6日入院。患者7月5日无诱因出现左足部发凉、麻木,皮肤苍白,自行涂抹红花油未就诊。7月6日出现左下肢活动时疼痛,步行1 min即感疼痛,休息10 min可好转,无静息痛。当日我院血管超声提示:左小腿腓动脉血栓形成可能性大。入院查体:心肺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是10余种病毒性出血热(VHF)中在世界分布较广、发病数目较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尤其在我国,姬鼠型和家鼠型EHF每年都有较大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根据各地疫情资料,近年来许多地区发病均有上升趋势,流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随着人们对其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媒介的研究及病毒分离和疫苗的研制成功,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4.
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脏核因子κB活化与肝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脏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F-κB)的活化及其与肝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急性胰腺炎PDTC处理组(APP),假手术组(SO).分别于术后3,,12,4 h检测肝组织中NF-κB活性、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淀粉酶(AMS)水平,并观察肝脏及胰腺病理改变.结果:SO组术后未见NF-κB活化,血浆ALT及肝脏病理无显著变化.与SO组相比,P组术后3~6 h NF-κB活性显著增加(3.13±0.57 vs 0.71±0.10,.92±0.26 vs 0.67±0.11,<0.01),血浆ALT在3~24 h也显著高于SO组(1.1±0.2 vs 0.7±0.09,.6±0.2 vs 0.7±0.1,.4±0.4 vs 0.7±0.09,.5±0.7vs 0.8±0.1,<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重于SO组.在运用了NF-κB抑制剂PDTC的APP组,F-κB活性显著低于AP组(1.85±0.38 vs 3.13±0.57,.36±0.22 vs 1.92±0.26,<0.01),血浆ALT较AP组也有了显著下降(1.2±0.2,s 1.6±0.2,.7±0.2 vs 2.4±0.4,.1±0.4 vs 3.5±0.7,<0.01或P<0.05)肝脏病理改变较AP组也有明显减轻.结论: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中存在着NF-κB的显著活化,活化的NF-κB参与了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本文分析了180例产程潜伏期延长采用两种处理的结果,得出:一经发现有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就给予积极处理,难产发生率明显低于潜伏期延长后处理者。认为准确识别临产,及时处理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预防其发生,对降低难产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通辽市区新生儿脐血TSH水平分析马建新,郭庆祝,高玉文,田磊,贾树繁TSH水平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最敏感指标,而甲状腺功能测定又是反映机体缺碘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明确通辽市区人群碘营养状况及新生儿甲功状况,于1991~1992年应用滤纸血片放射免疫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总结腹膜后间隙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5年收治109例腹膜后出血患者资料。男70例,女39例,年龄6~69岁,平均33岁。外伤性89例,自发性20例。患者均因外伤后或自发性突然腰腹痛、血尿或休克表现就诊。109例经B超检查,104例行CT检查,7例急诊腹膜后探查术。109例患者中肾脏破裂出血101例(92.7%)、肾外病变破裂出血8例(7.3%)。外伤性89例中肾脏破裂84(94.4%)、腹膜后肾外病变破裂出血5例(5.6%),自发性20例中肾脏破裂出血17例(85.0%)、肾外病变出血3例(15.0%)。肾外病变主要有嗜铬细胞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淋巴肉瘤等。结果109例患者中腹膜后手术26例,肾切除术8例、肾癌根治术8例、腹膜后肿瘤切除7例、肾切除加平滑肌瘤切除1例、肾包膜切开引液术2例。保守治疗83例,采取卧床休息、补液、止血、抗感染、输血、镇静治疗。1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例淋巴肉瘤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亡,1例平滑肌肉瘤患者9个月死亡,8例肾癌患者中2例于术后18、20个月死于全身衰竭,余6例2年内未复发。其他99例患者痊愈出院后随访6个月,B超、CT检查未发现腹膜后病变复发。结论腹膜后出血可由肾脏或肾外病变破裂所致,B超能准确检查出腹膜后血肿,CT对辨别出血部位、范围、程度、原因及检出肿瘤有重要价值。对危及生命的腹膜后大出血应急诊手术,病情稳定者可先保守治疗,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8.
HLA-DR抗原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了解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抗原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探索H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方法以1997年2月~1998年8月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发生及未发生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各20例,采用序列特异引物PCR(PCR-sequencelspecificprimer,PCR-SSP)技术扩增HLA-DR基因区18对等位基因。判定HLA-DR抗原的型别。计算HLA-DR抗原各型别出现频率并分析其在2组间的差别。结果 DR3、DR51在宫内感染组的频率较高,分别为45%,40%,在非宫内感染组分别为20%。15%,OR值分别为3.27(0.67~17.08)、3.78(0.69~23.02).P分别为0.18,0.16。DR53在非宫内感染组的频率较高.为60%,在宫内感染组为35%,OR值为0.36(0、08~1.54)P为0.20,均未达显性差异。结论 DR3、DR51有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易感型.DR53有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但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
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需要有优质温馨的护理服务。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护理部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于2005年设立了护理督查岗位,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0.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DCG)系美国物理学、博士、实验物理学家Holter N.J于1957年所发明,自1961年应用于临床后,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仪器的研制不断改进,已成为心电图学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我国自从70年代末期引进国外动态心电图仪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先后开展了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肺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对心脏起搏器功能的检测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