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铅对海马CA1 区亚细胞结构的损伤及锌的拮抗作用。方法 给Wistar大鼠饮用6 15mmol L醋酸铅(染铅组)及含3 10mmol L硫酸锌的上述溶液(铅锌组) ,喂养40d ,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各组动物血铅和海马铅含量;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海马CA1 区神经元及其突触的亚细胞结构变化;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每组10只动物。结果 与对照组和铅锌组相比,染铅组大鼠血铅和海马铅含量明显升高(P <0 0 5 ) ;染铅大鼠海马CA1 区神经元内的含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减少,有些已发生空泡化;染铅大鼠海马CA1 区放射层的含5 0个以上突触囊泡的突触结构明显减少(P <0 0 1)。而含10个以下囊泡的突触结构则明显增加(P <0 0 1)。突触前后膜面积均明显减小(P <0 0 1)。但铅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锌对铅引起的大鼠海马CA1 区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变化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2.
染铅大鼠海马胆囊缩素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已经证实 ,铅影响神经系统 ,尤其是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记忆功能具有危害 ,但关于铅的神经毒性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铅中毒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活力被抑制[1] 和NO导致低水平铅暴露大鼠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增加[2 ] 的实验提示 ,铅可能在海马区通过NO选择性干扰某种神经化学途径 ,影响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现已确认 ,神经肽是脑内参与学习记忆过程的关键神经化学物质 ,海马结构内含一种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肽能神经元即胆囊收缩素 (Cholecystokinin ,CCK)神经元[3 6] ,本…  相似文献   
43.
刘宁  闫蓓 《广东医学》2007,28(4):679-680
新生儿低钙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症之一,许多易感因素使新生儿出现低血钙,但关键是甲状旁腺功能的改变.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可以影响钙离子稳态并改变其生理作用,以至出现临床症状.本文对62例新生儿进行了甲状旁腺素及血钙水平的测定,并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齿状回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铅影响学习记忆神经毒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NAEPH(还原型辅酶)-黄递酶组织化学,观察了大鼠腹腔注射130mg/kg醋酸铅溶液染毒3、6、12h和24h后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染铅12h时,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减少(P<0.01)。染铅24h时,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数目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的时程变化可能为揭示铅对学习记忆影响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5.
网络文化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具有数字性、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高效性等特点;网络文化有其传播的随意性、控制困难、拉远人与人关系这些与建设和谐社会不协调的因素存在,因此必需建全法律法规,加强人文教育,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管理和引导,防范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6.
患者 女,22岁,未婚,2006年4月出现腰骶部疼痛,白细胞增高,在我院根据骨髓、染色体、融合基因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TA+VP方案化疗后骨髓部分缓解,给予伊马替尼300mg/d口服,1个月后骨髓完全缓解。此后给予MOAP方案、VPMM+伊马替尼方案化疗。2006年11月27日骨髓提示复发,原始淋巴细胞占0.405。由于患者无兄弟姐妹,骨髓库无相合供者,且父母年龄偏大,与其叔叔HLA4/6相合,经家属及本人同意行半相合移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联合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haplo-HSC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7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收治的27例SAA患者进行UC-MSCs联合haplo-HSCT治疗的资料,观察移植后细胞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2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干细胞全部植入成功,无MSC回输不良事件发生.白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2(8~ 21)d及14(10~26)d;Ⅱ~Ⅳ度和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0.7%和22.2%,cGVHD发生率为50.0%,广泛性仅为15.4%;2年OS为76.3%.结论 UC-MSCs联合haplo-HSCT对无全相合亲缘或无关供者的SAA患者疗效可行有效,可作为SAA患者挽救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卵巢癌患者发病死亡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制定卵巢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2-01-01-2013-12-31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按1985年世界女性标准人口和1982年中国女性标准人口计算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应用Joinpoint线性回归分析率值的变化百分比(percent changes,PC)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2-2013年卵巢癌新发病1 455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2.84%.女性世界标化发病率为5.70/10万人年,中国标化率为4.83/10万人年.浦东新区卵巢癌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明显(APC=-3.19%,z=3.184,P=0.009),卵巢癌发病率在0~10岁(PC=51.89%,z=7.51,P<0.001)和10~54岁时(PC=6.98%,z=9.07,P<0.001)随年龄增加上升趋势明显,发病高峰位于55~59岁(17.36/10万人年).2002-2013年卵巢癌死亡患者762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2.51%.女性世界标化死亡率为2.54/10万人年,中国标化率为1.94/10万人年.浦东新区卵巢癌死亡率趋势平稳(APC=0,z=-0.03,P=0.998),卵巢癌死亡率在0~45岁时随年龄增加上升趋势明显(PC=17.26%,z=8.78,P<0.001),45岁后随年龄增加死亡率升高,但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2.83%,z=1.29,P=0.21),死亡高峰位于80~85岁(17.46/10万人年).结论 浦东新区卵巢癌死亡趋势平稳,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卵巢癌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中老年女性居民的卵巢健康,争取早诊早治,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9.
摘要:目的 分析2002-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上海
市肿瘤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系统收集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资料,并将数据信息与生命统计死因推断
核对。采用国际儿童肿瘤分类系统(ICCC 3)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2002-2010年浦东新区新诊断儿童恶
性肿瘤病例283例,粗发病率为121.86/100万,标化发病率为124.03/100 万。0~4 岁组发病率最高。发
病构成前三位为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肿瘤及淋巴瘤。同期间儿童恶性肿
瘤死亡病例121例,粗死亡率为52.10/100万,标化死亡率为54.19/100万。0~4岁组与5~9岁组死亡率
较高且基本相同,10~14岁组相对较低。死亡构成前三位为CNS肿瘤、白血病及恶性骨肿瘤。结论 浦
东新区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比较低。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稍高于全上海市水平,主要瘤别
分布一致,不同性别和年龄别发病率不同。
关键词: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R18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8 0733 04  相似文献   
50.
闫蓓  李积胜  汪超  张玉和  何炜 《卫生研究》2002,31(6):417-419,422
为了解海马各区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在铅影响学习记忆神经毒机理中的作用 ,采用NADPH 黄递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ABC法 ,观察了大鼠腹腔注射 130mg kg醋酸铅溶液染毒 3、6、12h和 2 4h后海马CA1 和CA3 区NOS和nNOS的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大鼠染铅 6h时 ,海马CA1和CA3 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 (P <0 0 5 ) ;染铅 12h时 ,海马CA1 和CA3 区NOS和nNOS的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减少 (P <0 0 1) ;而染铅 2 4h时 ,只有海马CA1 区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仍明显减少(P <0 0 5 ) ;而CA3 区未见明显变化。本研究提示海马不同亚区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的时程变化可能与铅的神经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