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肿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隆连结蛋白(β-catenin,β-cat)表达和分布特点及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193例CIN(Ⅰ级60例,Ⅱ级57例,Ⅲ级76例)及20例浸润癌组织β-cat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上皮β-cat主要表达于基底层及副基底层的上皮细胞胞膜上,CIN和浸润癌β-cat则显示明显的胞质着色或异质性着色或无着色,但所有病例均未见胞核着色;CINⅠ、Ⅱ、Ⅲ级和浸润癌β-cat异常表达率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性升高,Х^2值分别为9.492、15.439、29.856和29.565,P值分别为0.002、0.000、0.000和0.000。高级别CINpcat异常表达率亦显著高于低级别者,Х^2=10.484,P=0.001。正常宫颈上皮仅在基底层及副基底层细胞的胞核内可见散在Cyclin D1阳性着色,CIN和浸润癌Cyclin D1多呈阴性表达或表达下调,仅少数病例表达上调,总上调率为5.6%(12/213);CINⅠ、Ⅱ、Ⅲ级和浸润癌与正常组比较,Cyclin D1表达上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0.351、0.001、0.176和0.526,P值分别为0.554、0.975、0.675和0.468。相关分析显示,213例宫颈各病变组织β-cat异常表达与Cyclin D1上调表达无相关性,r=0.096,P=0.161。结论:β-cat表达和分布的异常在CIN和浸润癌是常见的改变,可能与CIN发生和病变进展(尤其是从低级别向高级别进展和恶性转化)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ESTK)多见于围绝经期女性~([1]),2005年12月我们收治1例. 患者,女,15岁.发现左上腹包块进行性长大6年入院.查体左上腹膨隆,可扪及20 cm×16 cm包块,质中,无压痛,边界清楚,形态规整,张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Barrett食管上皮的超微结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内镜下诊断Barrett食管,在食管下段行内镜下黏膜活检,标本分别经福尔马林、戊二醛固定,对经内镜及病理证实为Barrett食管伴肠上皮化生的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Barrett食管上皮超微结构显示兼有鳞状上皮和腺上皮的结构特征,并多见一种形态特征介于黏液细胞和杯状细胞之间的"中间体"细胞.结论 Barrett食管上皮超微结构提示Barrett上皮可能起源于食管的多能干细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三种不同肾功能指标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124例DM2分为不伴视网膜病变(A组)51例,视网膜病变单纯型(B组)50例和视网膜病变增殖型(C组)23例,各组均行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白蛋白(UAlb)、尿白蛋白/尿肌酐(ACR)、肾动态显像(GFR-ECT)及其相关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组与A、B组比较,UAlb、ACR明显增加,GFR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显示,UAlb、A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R程度是随尿白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增加和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加重的;同时研究显示,GFR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属1型细胞因子超家族,结构与白细胞介素6相似。近年来发现其不仅对神经系统有重要作用,对代谢系统也有影响。CNTF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肝脏、脂肪组织等,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尤其对瘦素抵抗型肥胖者的作用更明显;并可调节血糖和血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水平;对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章容  戴武  叶军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安徽医药》2013,34(9):1285-128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56例社区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128例,常规治疗组128例。12周后,对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及SD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血糖、血脂控制效果及SDS分值改善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社区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并对改善糖脂代谢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无死亡病例,均能骨性愈合。住院时间18~25 d,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2例,良12例,可5例。结论:对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全面周密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羊水染色体多态性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产前诊断染色体多态性的临床处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960例高危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经培养后制备染色体核型并进行分析,诊断为染色体多态性的胎儿,其父母接受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并对1岁龄婴儿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3960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共检出多态性核型116例,其中114例多态性核型来自于父母其中一方,仅1例9qh-和1例22ps+为新生变异。随访发现110例胎儿孕中晚期及出生后1岁以内,未见明显生长发育异常;1例inv(9)于孕29+2周不明原因胎死宫内;1例新生9qh-胎儿,孕晚期B超发现胎儿头围、腹围较实际孕周小2周,出生8个月后随访身高、体重及运动协调能力发育较同龄儿稍低;另一例新生变异22ps+,孕期及出生后随访未见明显异常;4例失访,妊娠结局未知。结论:具有明确遗传来源的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可参照其父辈的身体智力发育情况予以判断其妊娠结局,新发生的胎儿多态性变异对其妊娠结局及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影响的具体机制及对应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NIPT检测的6030例单活胎孕妇(孕12~32周)外周血标本并提取胎儿游离DNA,进行文库构建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学信息分析,推算出胎儿患染色体疾病的风险率。对检测结果提示高风险者建议行羊水或者脐血穿刺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低风险者进行电话跟踪随访。结果:行NIPT检测的6030例孕妇检出高风险67例,其中21-三体高风险16例,18-三体高风险3例,13-三体高风险5例,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34例,其他染色体异常高风险9例。67例高风险孕妇中,10例拒绝进一步产前诊断,余57例均行羊水/脐血穿刺检查,其中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34例(21-三体16例,18-三体2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1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余23例羊水/脐血穿刺结果正常者,继续妊娠。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阳性预测值达100.00%和66.67%,但对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仅50.00%、42.85%和33.33%。结论: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检测符合率较高,但对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符合率偏低。NIPT是一项筛查技术,测序高风险的孕妇仍需行羊水/脐血穿刺,以保证产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DCI组,71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组(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系数和平均空腹血糖)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I组日内血糖波动幅度[(10.71±3.10)mmol/L比(9.61±3.19)mmol/L]、血糖波动系数[2.46±0.81比2.13±0.65]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的平均空腹血糖、平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DCI组较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绪论血糖波动较持续性高血糖更易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