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392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48篇
  6篇
中国医学   14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 对安徽省174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PKU患儿智力发育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安徽省妇幼保健所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诊治的174例PKU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病历中最近1次的智力测试结果、出生和治疗等相关信息,并对患儿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起始治疗月龄<3个月的PKU患儿与起始治疗月龄≥3个月的患儿发育商得分和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5个领域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文化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的患儿智力发育商得分较高;起始治疗月龄较大的PKU患儿发育商得分较低.结论 早期治疗的苯丙酮尿症患儿智力发育好,家庭因素对患儿的智力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初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口服初始拉米夫定的基础上,服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初始拉米夫定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乙肝病毒的检测结果由阳转阴的时间和治疗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2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1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3,P<0.05)。结论:联合使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的有效率高于仅口服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而且能够明显减少治疗需要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医院接受MHD的13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肾病(DN)、透析龄、心功能不全(HF)及PICC等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7例MHD患者中共有5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0.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8.2%,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和PICC相关感染,分别占21.8%、16.4%和14.5%;单因素分析显示,MHD患者年龄≥60岁、有贫血、低蛋白血症、DN、HF及应用PICC、透析龄≥1年与发生医院感染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低蛋白血症、贫血、DN和应用PICC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血透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的培训和教育,规范管理,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双腔起搏功能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implantable cardioversion defibrillation,CRT-ICD)的临床应用,为严重心力衰竭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骤停的幸存者带来福音.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外应用不久,现将我院最近在1例老年患者中成功植入CRT-IC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脂肪酸合成酶FabH为靶标的化合物的体外抗结核活性,研制新的高效、安全的抗结核药物。方法以平板滤纸法测定化合物对草分枝杆菌的抑菌圈,以试管抑菌法检测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株和耐多药分离株的抑制作用。结果18种化合物在500μmol/L浓度时对草分枝杆菌的抑菌圈为1.8~2.4cm,其中7种化合物在250μmol/L和125μmol/L浓度时对草分枝杆菌的抑菌圈为1.5~2.2cm。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在分别含3mmol/L的18种化合物的培养基上培养2周时,绝大多数含化合物培养基上未见细菌生长;培养4周时,No.115、No.131、No.128、No.129、No.137化合物的抑菌作用较明显。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分离株HB240在分别含3mmol/L的11种化合物的培养基上培养2周和4周时,No.115化合物均显示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以脂肪酸合成酶FabH为靶标的大多数化合物在体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结核活性,尤其是No.115化合物对草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株和耐药株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这种方法称偶测血压。偶测血压在发现高血压患者,指导高血压的治疗、评价患者的预后及在进行预防保健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偶测血压还有以下不足,比如说.有的病人偶测血压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而病人仍然发生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也有的病人血压很高但病人并未出现心脑肾的损害.这就使得很多高血压患者感到困惑。除此之外,偶测血压的不足还包括。  相似文献   
47.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SP),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诊断标准中提到,它是指在一种或者多种社交或表演场合(如与陌生人接触或可能被他人注视的场合)表现出明显且持久的害怕[1].SAD每年的患病率为8%,且大多数起病于青春期(15 ~19岁)[2].虽然患病率较高,但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谦逊内敛,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害羞、退缩等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行为表现[3],在诊断和治疗中也很可能被误认为是害羞或者性格内向而易被忽视.但事实上,社交焦虑对病人的影响涉及认知、情绪、生理和行为等多方面,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RIP3/CaMKⅡ信号通路对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功能及生存曲线的影响,并探讨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对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VB3组、CVB3+KN-93组和CVB3+KN-93+Ti(活性氧簇特异性抑制剂)组,以上小鼠腹腔及尾静脉注射药物连续7 d。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坏死标志物,心脏超声技术检测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观察KN-93对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CVB3+KN-93组小鼠心肌细胞坏死较CVB3组显著减轻,心脏功能和生存曲线改善(P<0.01);CVB3+KN-93组小鼠心肌组织H2O2含量较CVB3组显著下降(P<0.01);加入Ti后,CVB3+KN-93+Ti组H2O2含量较CVB3+KN-93组轻度下降(P<0.05),但无论是心脏功能还是生存曲线均无显著差异。结论:RIP3/CaMKⅡ信号通路在CVB3诱导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损伤中起到主导作用;KN-93能阻断这种作用并可能产生新的治疗方式,其效果可能是通过对CaMKⅡ的直接抑制和对活性氧簇的间接抑制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9.
李松  汤庆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7):2504-2507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和其他重症肺炎(非新冠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20年1月27日至2020年2月29日该院收治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125例作为重型新冠肺炎组,选取2018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该院收治的其他重症肺炎患者31例作为普通重症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首次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 重型新冠肺炎组WBC、NEUT#、NLR、D-二聚体、hs-CRP、IL-1β、IL-2R、IL-6、IL-8、IL-10和TNF-α低于普通重症肺炎组,LYM#、PLT和FIB高于普通重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新冠肺炎组死亡患者NEUT#、NLR、IL-1β、IL-2R、IL-6、IL-8和IL-10低于普通重症肺炎组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LYM#、PLT、FIB、D-二聚体、hs-CRP和TNF-α在两组死亡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普通重症肺炎患者,监测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0.
缬沙坦对不同血压及左心室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缬沙坦的降血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3 0例高血压 (EH)伴左心室肥厚 (LVH)患者口服缬沙坦80~ 160 mg,每日 1次 ,总疗程 16周。扩张型心肌病 (DCM) 3 0例为对照 ,经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 (UCG)检查心脏结构两次 ,观察其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 ,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EH+ L VH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达 80 % ,P<0 .0 1。DCM组治疗前后血压无明显降低 ,P>0 .0 5 ,无显著低血压副作用。UCG提示左心室重量指数 (L VMI)治疗后下降明显 ,P<0 .0 5。结论 长期应用缬沙坦在降血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对单纯心脏扩大的 DCM患者在治疗中无明显低血压副作用 ,是一种很好的改变左心室重塑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