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胚胎反复着床失败(RIF)后冻融胚胎移植(FET)时行宫腔内灌注基因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h CG)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胚胎RIF再次行FET的208个周期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FET日宫腔内灌注rh CG为研究组,另按1∶1选择匹配(年龄、既往ET失败次数、不孕类型)对照组。分析比较着床率、自然流产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结果:研究组着床率(22.92%)、生化妊娠率(5.77%)、自然流产率(17.78%)均略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88%、1.92%、16.13%),多胎妊娠率略低于对照组(15.56%vs 19.3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观察到异位妊娠病例,研究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3.27%vs 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日行宫腔内灌注rh CG可以提高RIF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子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的303对不孕夫妇482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6组,分别为自然周期组、氯米芬组、来曲唑组、促性腺激素(HMG)组、氯米芬联合HMG组和来曲唑联合HMG组,比较6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HCG注射日,HMG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最厚,氯米芬组和来曲唑组的子宫内膜较薄。氯米芬联合HMG组和来曲唑联合HMG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6%(12/46)和29%(9/31),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10%,16/156)和来曲唑组(6%,3/55),P均<0.008。各组的自然流产率和多胎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氯米芬联合HMG或来曲唑联合HMG联合用药促排卵方案可明显提高子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3.
苏耐芹  张建梅  李予 《当代医学》2010,16(31):124-125
目的探讨血液成分采集患者围血细胞分离术期的护理。方法对58例患者行58次血液成分采集时,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地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各种数据,管理好液体,保护好血管通路,做好心理护理及安抚。结果 58例患者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正确的围血细胞分离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采集产品的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4.
李予 《全科护理》2012,10(24):2223-2224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60例断指再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中有26例病人发生血管危象,23例经治疗成功,3例失败。[结论]加强血管危象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早期治疗恢复良好的血液循环,预防及控制感染,科学、果断的治疗及有效的综合护理是保证断指再植成功、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5.
554例IVF-ET后妊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IVF-ET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IVF-ET后获妊娠的554个周期,比较不同年龄、不孕原因、妊娠胎数、助孕方式的妊娠及分娩结局。结果:与30~34岁组比较,≥38岁组妊娠丢失率增高,多胎妊娠率及分娩率降低(P<0.05),≤29岁组多胎妊娠率降低(P<0.05)。与盆腔卵管因素组比较,女方复合因素及PCOS组妊娠丢失率增高,分娩率降低(P<0.05)。与IVF组比较,TET组多胎妊娠率降低(P<0.01)。双胎妊娠较单胎妊娠早期流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增高,平均孕周减少,平均出生体重下降,<2.5kg低体重儿出生率增加(P<0.01);3胎妊娠较单胎及双胎妊娠早产率增高,平均孕周减少,平均出生体重下降,<2.5kg低体重儿出生率增加(P<0.01)。结论:多胎妊娠、年龄≥38岁和PCOS及女方复合因素不孕是影响IVF-ET后患者妊娠及分娩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分离。其发病突然,病死率高。根据Stanford分型,B型主动脉夹层指内膜破裂于左锁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探视最佳时机对精神科住院病人的病情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40例精神科住院病人,观察其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分析其临床特征,作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探视的最佳时机为住院后的第四周;病期越长者,既反复住院次数越多,探视安全度越高。结论掌握合适的探视时机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索女方体质指数(BMI)对不明原因原发不孕女性人工授精诱导排卵周期(OI-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OI-IUI助孕的不明原因原发不孕夫妻共76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女方患者BMI分为3组,低BMI组(消瘦,BMI<18.5 kg/m2)、正常BMI组(正常体质量,18.5 kg/m2≤BMI<23.0 kg/m2)、高BMI组(超重、肥胖,BMI≥23.0 kg/m2),比较各组间一般资料以及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混杂因素,探讨BMI与OI-IUI活产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G阳性率(7.08%、9.74%、13.19%)、宫内妊娠率(5.51%、7.91%、13.19%)和活产率(4.72%、6.90%、12.50%)由低BMI组到高BMI组依次递增,早期流产率(14.28%、10.26%、5.26%)则是由低BMI组至高BMI组依次递减,其中高BMI组活...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非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治的21例非典型21-OHD合并不孕症育龄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治疗和妊娠结局。非典型21-OHD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激素检测综合判断。结果:21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分析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临床结局。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 共573例, 将患者分为高雄激素血症组(HA组, 191例)和非高雄激素血症组(NON-HA组, 382例), 按照拮抗剂方案和黄体期长方案分别采用1∶2倾向性评分匹配, 用于平衡2组患者的女方年龄和受精方式, 匹配后HA组191例, NON-HA组382例, 比较2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等指标。结果 HA组和NON-HA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29.6±3.7)和(29.5±3.6)岁(P=0.665)。与NON-HA组比较, HA组基础黄体生成素[(10.82±6.73)比(7.76±5.30)IU/L]、睾酮[(3.27±0.97)比(1.60±0.59)nmol/L]、游离雄激素指数(7.13比2.77)、抗苗勒管激素[(11.37±5.74)比(9.67±4.67)ng/ml]、0 h葡萄糖[(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