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33篇
  免费   3150篇
  国内免费   1862篇
耳鼻咽喉   388篇
儿科学   636篇
妇产科学   381篇
基础医学   2576篇
口腔科学   511篇
临床医学   9121篇
内科学   4417篇
皮肤病学   584篇
神经病学   1634篇
特种医学   15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4004篇
综合类   17377篇
预防医学   7833篇
眼科学   584篇
药学   7026篇
  56篇
中国医学   6956篇
肿瘤学   1909篇
  2024年   335篇
  2023年   1070篇
  2022年   966篇
  2021年   916篇
  2020年   1154篇
  2019年   1398篇
  2018年   1399篇
  2017年   915篇
  2016年   1148篇
  2015年   1245篇
  2014年   3318篇
  2013年   2607篇
  2012年   2967篇
  2011年   3321篇
  2010年   3255篇
  2009年   3286篇
  2008年   3315篇
  2007年   3274篇
  2006年   3078篇
  2005年   3016篇
  2004年   2789篇
  2003年   2410篇
  2002年   1911篇
  2001年   1981篇
  2000年   2007篇
  1999年   1851篇
  1998年   1576篇
  1997年   1651篇
  1996年   1523篇
  1995年   1335篇
  1994年   1137篇
  1993年   829篇
  1992年   837篇
  1991年   735篇
  1990年   622篇
  1989年   581篇
  1988年   312篇
  1987年   265篇
  1986年   252篇
  1985年   203篇
  1984年   145篇
  1983年   141篇
  1982年   135篇
  1981年   106篇
  1980年   64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21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20篇
  195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观察并比较穴位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非经非穴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差异,为胰岛素注射部位提供新的选择方案。方法将6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照组采用非经非穴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餐后2 h血糖(P2hBG)、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使用量以及糖尿病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餐前大剂量、HbA1c、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MI、胰岛素基础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BMI、FPG、胰岛素基础量、症状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2hBG、睡前血糖、HbA1c、胰岛素餐前大剂量、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和非经非穴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均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病情。治疗组在控制BMI、稳定FPG、减少胰岛素基础量、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且随疗程进展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具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提示选取腹部穴位输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32.
重症急性胰腺炎恢复期常有"遗毒为害",中医症候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缠绵难愈。唐文富教授基于本病病因病机,以伤寒六经为纲,另辟蹊径,化繁为简,认为其多属虚实寒热错杂之厥阴病,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屡见功效。现总结了唐文富教授之临证经验,以期为本病的中医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3.
34.
刘杨  罗振亮  严福林  潘春  吕冰清  唐阿梅  杨长福 《中草药》2020,51(16):4244-4250
目的观察桑根酮C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桑根酮C(100、50 mg/kg)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小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术后第4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28d后检测小鼠呼吸功能;检测肺内羟脯氨酸含量;HE染色观察肺内炎症表现;Masson染色观察肺内胶原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肺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根酮C能够改善经博莱霉素诱导形成肺纤维化后小鼠的呼吸功能,能够明显降低肺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轻肺内炎症和胶原沉积,肺内TGF-β1、α-SMA、NF-κBp65、p-NF-κB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桑根酮C能够明显改善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改善呼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过表达和降低炎症转录因子NF-κB及磷酸化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5.
正许多家庭都会设立小药箱,储备一些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如果不注意科学合理地保存药品,就可能导致一些药品过期、变质。下面介绍几种药品保存必须注意的事项,供大家参考。片剂和胶囊瓶装片剂开启后,不要将内附的干燥剂随意丢弃,应将干燥剂置于原包装瓶内,糖衣片尤其要注意。如果是散装药片或胶囊,用避光药瓶盛放,如棕色玻璃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风池穴不同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风池穴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ESCV、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以及TCD相关指标,TCD指标观察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ESCV、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m较治疗前明显减慢,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且短刺法优于平补平泻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了解尘肺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对尘肺病患者建立干预措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SCL-90症状清单、社会支持量表对在全省尘肺病住院病人较多的3家医院进行尘肺病患者问卷调查。结果 208名尘肺病患者男性205人,女性3人。文化程度均为高中及以下;Ⅰ期尘肺148人,Ⅱ期尘肺41人,Ⅲ期尘肺19人;尘肺患者SCL-90症状清单总分为162.00±64.77,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不同年齡段、不同病程尘肺病患者各组之间社会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建立尘肺病患者心理干预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符合多原发结直肠癌诊断的患者42例,占同期收治的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20%(42/3499),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32例,年龄38~86岁,中位年龄66岁,共发现73处结直肠癌灶,多位于近端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共检出淋巴结527枚,阳性10枚(1.9%),淋巴结阳性患者占同时性多原发癌的37.5%(12/32);27例为双原发癌,3例为三原发癌,2例为五原发癌;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75%和74.38%。异时性多原发癌10例,年龄33~86岁,第一癌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区域,第二癌多位于升结肠区域;共检出淋巴结276枚,阳性率12.3%(34枚),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0%和66.67%。结论多原发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不少见,其分布有一定规律。临床中应引起重视,提高早期诊断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OA)与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KOA患者80例,将病情处于缓解期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将病情处于活动期的42例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ESR、CRP水平,并分析KOA活动程度与ESR、CR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SR、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KOA疾病活动程度与CRP、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 KOA活动程度与ESR、CRP间具有相关性,通过测定ESR、CRP水平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指导临床开展治疗。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针剂对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 =8):手术后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10 min 后缓慢推注生理盐水30 mL;油酸模型组(n =8):经耳缘静脉注射油酸0.1 mL/kg,10 min 后缓慢推注生理盐水30 mL;银杏达莫组(n =8):经耳缘静脉注射油酸0.1 mL/kg,10 min 后缓慢推注银杏达莫注射液5 mL/kg +生理盐水,共30 mL。连续监测并记录造模前、造模和治疗后1、2、3、4 h 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气分析的变化;多普勒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力;实验结束时测定肺湿、干重量,计算湿/干重比,并取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银杏达莫组外周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与假手术组和油酸模型组比较降低;银杏达莫组油酸性肺损伤所致的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下降部分改善,肺组织水肿减轻,病理切片上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出血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银杏达莫针剂可减轻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改善肺泡毛细血管的血流,降低肺动脉压力,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