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0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超声检查在日本及欧洲已被列为创伤病人的重要检查手段[1]。我院1990~1997年用超声诊断胸腹联合伤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56岁,平均24岁。其中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并肝破裂2例、脾破裂3例。单侧多发...  相似文献   
32.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通过1984~1997年外科治疗23例IE病例的分析,总结对IE外科治疗的经验。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自然瓣膜。男13例,女10例,年龄(27.9±12.6)岁(7~57岁),体质量(48.4±11.4)kg(17~62kg),病程3~364d(平均108.5d)。体温升高者19例,贫血者17例,白细胞升高者12例,血沉增快者8例。合并肾功能异常者7例,脾大者11例,有血管栓塞及损害者4例。合并基础心脏病变13例,计有主动脉二瓣畸…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总结低温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下二尖瓣替换术的经验,并对手术中心脏是否停跳提出作者的观点.方法 回顾分析156例手术中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搏液、通过降温保持心脏缓慢空跳或停止跳动进行二尖瓣替换术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早期死亡,未发生与体外循环及不阻断升主动脉技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血红蛋白尿8例(5.1%).结论 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可有效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此法行 30 5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 ,男 15 6例 ,女 14 9例。年龄 3个月~ 5 (3 2 5± 1 36 )岁。体重 5~ 2 0 (14 6 2± 3 71)kg。病种包括 :室间隔缺损 (VSD) 2 33例 ,房间隔缺损 (ASD) 2 8例 ,法洛四联症 (TOF) 2 7例 ,法三 (F3) 4例 ,房室通道 (AVC) 5例 ,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PAPVC) 3例 ,肺动脉瓣狭窄 (PS) 3例 ,三房心 (TA) 1例 ,三尖瓣下移 (Ebstien) 1例。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手术 2 0 8例 ,中低温停跳下手术 97例。结果 随访 2个月~ 3年。并发症 :低心排 6例 ,阵发性支气管痉挛 3例 ,肾功能衰竭 2例 ,血尿 32例 ,二次止血 2例。无脑气栓和传导束损伤。全组死亡 7例 (占2 2 9% )。结论 不阻断升主动脉 ,浅、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 ,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 ,心肌保护安全有效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分析1994年1月~2005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74例纵隔肿瘤外科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174例中胸腺肿瘤89例,神经原性类肿瘤43例,畸胎瘤21例,纵隔囊肿9例,胸骨后甲状腺6例,淋巴瘤5例,血管瘤1例。其中恶性肿瘤共23例。手术切除166例(95.4%),姑息性切除2例,剖胸探查6例。随访3个月~3年。良性肿瘤无复发,恶性肿瘤出现远处转移7例,3年死亡6例,3年存活率73.9%。结论胸部X线和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充分的围术期处理,认真选择切口,手术中防止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冠心病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早期效果,总结10例左心室室壁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浅低温体外循环(32~34℃)。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室壁瘤切除或折叠缝合术。结果,全组均行CABG术,行室壁瘤切除8例,室壁瘤叠缝合2例,早期死亡2例,其余8例痊愈出院。术后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例,心功能明显改善。说明冠心病室壁瘤手术后疗效满意,适宜的左室重建以及有效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期间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期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患者于术前晚、CPB前分别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滴,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静滴。于CPB前、CPB 30min、CPB停机、停机后2h、6h、24h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中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实验组TNF-α、IL-6血清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减少CPB期间TNF-α和IL-6的释放,减轻全身炎性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38.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小儿心内直视术3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小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9月至 2 0 0 1年 6月 ,312例应用此法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例。全组男 16 0例 ,女15 2例。平均年龄 (3 2 5± 1 34)岁。平均体重 (14 6 1± 3 72 )kg。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房室通道、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肺动脉瓣狭窄、三房心和三尖瓣下移。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手术 2 13例 ,中低温停跳下手术 99例。结果 全组无脑气栓发生。随访 2~ 36个月。术后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6例、支气管痉挛 3例、肾功能衰竭 2例、血红蛋白尿 32例。全组死亡 7例(2 2 4 % )。结论 不阻断升主动脉 ,浅、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 ,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 ,心肌保护安全有效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9.
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治疗的方式选择(附16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外科多种方式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65例,探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左后外侧切口胸腔内未闭动脉导管(PDA)结扎、缝扎术82例,切断缝合术35例;左后外侧切口胸膜外PDA结扎、缝扎术13例;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PDA缝闭术23例;左侧腋下直切口PDA结扎术10例,切断缝合术2例。结果165例无手术死亡,仅1例结扎术后导管再通。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动脉导管的粗细长短及并发症决定  相似文献   
40.
右室及室间隔贯通伤抢救成功一例报告王云,郭德和,万荣华(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750004)患者男性,28岁。1994年6月25日被刀捅伤左前胸部,30min后送来急诊抢救。查体:面色苍白,神志淡漠,BP6.67/4.00kPa,P120次/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