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64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4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С����֬Ѫ֢Σ�����ص��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临床抽样调查,探讨与小儿高脂血症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小儿高脂血症的早期检测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等于2004年9月,调查并分析了962名北京市景山学校在校学生(5~19岁)的血脂浓度,其中采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4项指标。采用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来反映身体肥胖程度,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指标与血脂浓度的关系。结果在962名学生中,共检出高脂血症患儿122例,总检出率为12·7%。高脂血症组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4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等4项指标与甘油三酯均呈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均呈高度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正常组与高脂血症组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4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均是影响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2.
��������7~18��������Ѫ֬��״����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通过最新一轮的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血脂调查,建立新的正常参考值。方法于2004-09,随机选取7~18岁北京市中小学生共971人,均来自北京市区及郊区各县。根据年龄(每3岁为一年龄段)及性别分为8组(7~9岁男、女组;~12岁男、女组;~15岁男、女组;~18岁男、女组),应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分别取TC、LDL-C第75百分位及第90百分位点作为临界高限及高胆固醇血症浓度,取TG第90百分位点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取HDL-C第5百分位点作为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建立北京地区儿童血脂参考值。结果971名儿童的血浆脂蛋白含量值呈正偏态分布,7~9岁男女性别组间血脂4项浓度;~12岁性别组间TG含量女高于男,余3项无统计学差异;~15岁性别组间TC及LDL-C含量女高于男,余2项无统计学差异;~18岁性别组间TC及HDL-C女高于男,余2项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971名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血脂调查,建立了北京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正常值,确立了临界高胆固醇和高胆固醇血症浓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和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43.
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据一项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0年代为71.9/100000,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则上升为125.8/100000。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之间。晕厥病因复杂,可由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  相似文献   
44.
儿童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一般控制在同性别、年龄和身高儿童血压的第95百分位以下,减少不良反应,防止高血压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小儿高血压多是继发性高血压,因此首先强调病因治疗,比如:通过经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通过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腺瘤等.对于原因未明的高血压应采用减轻体重和改变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控制血压.而对于非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性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和伴随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则应考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热性惊厥大鼠γ-氨基丁酸B受体(GABABR)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热性惊厥(FS)组,FS 硝普钠(SNP)组,FS NG-单甲基-L-精氨酸(L-NMMA)组。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FS,隔日诱导1次,共10次。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大鼠血浆NO含量;原位杂交方法观察GABABR亚基mRNA和c-fos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ABABR亚基和F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FS组比较,FS SNP组血浆NO含量明显升高,而FS L-NMMA组血浆NO含量明显降低;FS L-NMMA组GABABR1和GABABR2表达均高于FS组;FS SNP组GABABR2表达低于FS组,而GABABR1表达与FS组比较无明显改变;SNP的干预使c-fos基因和Fos蛋白表达增强,而L-NMMA的干预使其表达降低。结论NO可通过调节GABABR的功能,在反复FS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6.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现代观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川崎病人血丙种球蛋白无反应者应用激素已逐渐为医师所接受,原发治疗也证实其退热快,不增加对冠状动脉的损伤,但还需要大规模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浆含硫氨基酸的变化,进一步阐明肥胖发生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某中小学常规体检儿童116例。男77例,女39例;年龄(12.7±3.0)岁。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测量所有对象的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参照《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根据BMI将所有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n=40)、超体质量组(n=40)和肥胖组(n=36)。收集各组儿童空腹静脉抗凝血,并分离血浆,采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酶法检测其血浆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采用清除法检测其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日立L-8500型氨基酸分析仪,应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其血浆蛋氨酸及胱氨酸水平。结果肥胖组、超体质量组儿童血浆T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1.16±0.54)mmol/L,(1.01±0.45)mmol/L,(0.80±0.29)mmol/L,F=6.682 P<0.05];HDL-C较健康对照组儿童显著降低[(1.30±0.23)mmol/L,(1.38±0.24)mmol/L,(1.59±0.30)mmol/L,F=12.02 P<0.001];血浆胱氨酸水平在肥胖组儿童[(28.68±6.29)μmol/L]和超体质量组儿童[(28.50±6.57)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25.32±6.26)μmol/L](F=3.347 P<0.05);血浆蛋氨酸水平在3组之间无明显变化[(27.40±3.55)μmol/L,(26.75±3.52)μmol/L,(25.94±3.50)μmol/L,F=1.752 P>0.05]。结论肥胖儿童体内存在含硫氨基酸体系的代谢失衡。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管蕈构时二氧化硫(SO2)对Ⅰ、Ⅲ型胶原蛋白在主动脉管壁异常堆积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SO2解SHR血管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4周龄雄性Wistar Kyoto(WKY)大鼠8只,同样周龄雄性SHR 16只随机分为SHR对照组(n=8)、SHR+Na2S03/NaHSO3(SO2供体)组(n=8).5周后测定大鼠血压,胸主动脉显微结构,血浆SO2含量以及主动脉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WKY大鼠相比,SHR的血压升高53%,左室与全心重最比增加6%,血浆SO2含量下降44%(P<0.01,P<0.05);与SHR组相比,SHR+Na2SO3/NaHSO3组血压降低26%,血浆SO2含量升高28%(P均<0.01).(2)各组大鼠胸主动脉壁厚与内径之比:SHR组较WKY大鼠增加28%(P<0.01),SHR+Na2SO2/NaHSO3组较SHR组减少10%(P<0.01).(3)各组大鼠胸主动脉中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SHR较WKY大鼠增加10%(P<0.01);SHR+Na2O3/NaHSO3组较SHR组减少5%(P<0.01).(4)各组大鼠胸主动脉中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SHR组较WKY组增加13%(P<0.01);SHR+Na2SO3/NaHSO3组较SHR组减少8%(P<0.01).结论 SO2能够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在血管壁的表达,可能是其缓解高血压血管重构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心力衰竭(HF)是儿童时期的常见急症,近年其治疗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针对神经激素的处理已成为HF治疗的重要内容,β受体阻滞剂、钙增敏剂、钠利尿肽(BNP)、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拮抗剂等在HF治疗中的应用正逐步增加.钙增敏剂开拓了治疗小儿HF的新领域,并有可能取代传统的正性肌力药物[1].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时显示了较好的作用,血管加压素拮抗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和中性内肽酶抑制剂正作为目前尚未完全认识的神经激素类药物而加以研究.未来的药物治疗还包括药物基因学研究产物等.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培养兔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移值治疗眼表碱烧伤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兔角膜缘干细胞,传代于去上皮羊膜,自体移植治疗眼表碱烧伤;术后应用裂隙灯观察、免疫组化、透视电镜等方法,与单纯羊膜移植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体外培养细胞既有角膜上皮特性,又具有强的增殖潜力。培养细胞移植组术后角膜上皮完整,炎症化、血管化减轻,与单纯羊膜移植组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重建眼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