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2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30篇
内科学   26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06篇
综合类   625篇
预防医学   30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62篇
  1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1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目的:观察171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临床检测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将171例患者分为4组,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0.5 ×ULN(正常值上限),B组0.5 ×ULN<ALT≤1×ULN,C组1×ULN< ALT≤2×ULN,D组2×ULN< ALT≤5 × ULN,观察各组患者肝脏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各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其他肝脏生化学指标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PLT).及肝纤维化模型(APRI,以AST/PLT比值的统计量作为数字化模型)的关系.结果:A组25%患者肝组织炎症为G2,B组和C组分别有16.4%、49.2%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为G2~G3,不同ALT组间肝组织炎症分级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ALT水平升高,肝组织G2~G3检出比例增加;171例患者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组,球蛋白(Glo)、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PLT、APRI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组,年龄、HBeAg状态、白蛋白(Alb)、AST、GGT、PLT、HBV DNA、APRI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随着纤维化程度进展,AST、APRI值逐渐升高,Alb、PLT逐渐下降.结论: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即使ALT正常,仍有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改变,需综合观察年龄、AST、GGT、APRI、HBeAg状态和HBV DNA水平,必要时建议患者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以准确了解肝脏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2.
目的:筛选与胰腺癌干细胞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MIA-PaCa2(TIChigh)与BxPc-3(TIClow)为研究胰腺癌干细胞的工具细胞制备总RNA,经质量鉴定后进行荧光标记;采用Agilent人类miRNA芯片进行杂交实验,获得miRNA表达谱;以Gene Spring Software 11.0软件和Quantile算法分析芯片实验数据,筛选与胰腺癌干细胞相关的差异miRNAs;荧光定量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miRNAs;基于Sanger数据库预测差异miRNA靶基因,基于Gene Ontology数据库进行GO注释,基于KEGG数据库进行Pathway注释.结果:获得符合基因芯片实验质量标准的RNA样品,基因芯片杂交及数据分析共鉴定到940个miRNAs,得到91个差异表达miRNAs(P<0.05,fold change≥2),其中MIAPaCa2(TIChigh)中下调表达45个,上调表达46个.荧光定量PCR验证21条差异miRNAs,其中19条均与芯片结果相符.TargetScan6.0数据库靶基因预测共得到2895条靶基因,GO注释显示他们主要涉及轴突导向、血管生成、转录后蛋白修饰等功能.Pathway注释显示主要涉及癌症途径、细胞-基质黏附途径、Hedgehog信号途径、MAPK信号途径等信号通路.结论:筛选出的胰腺癌干细胞相关差异表达miRNAs调控多种具有不同细胞功能和参与不同信号通路的基因,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3.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两种不同方法,其中一种是口服抗HBV的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本文将对近年核苷(酸)类似物的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的疗效及优劣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的关系。方法在9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FQ-PCR法和Abbott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血清HBV DNA水平及HBsAg和HBeAg滴度,分析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的相关性。结果在951例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53.83%(512/951);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呈正相关(rs=0.45和re=0.49,P<0.05);在HBV DNA水平≥7lg拷贝/毫升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高于HBV DNA为3~7lg拷贝/毫升患者,HBV DNA为3~7lg拷贝/毫升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大于HBV DNA<3lg拷贝/毫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HBsAg分为<1000 IU/ml、1000~10000 IU/ml和≥10000 IU/ml3组,结果不同HBsAg滴度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清HBV DNA≥7lg拷贝/毫升和HBsAg滴度≥10000 IU/mL患者,HBV DNA水平与HBsAg滴度呈正相关,在HBV DNA>3 lg拷贝/毫升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eAg滴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进一步提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梅毒的筛查率,确保梅毒血清学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ELISA联合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2011年上海浦东新区2 686例监测人群的血清样本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联合检测的血清学阳性样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甄别其生物学假阳性;再从2 397份两种方法均为阴性的样本中,随机抽取1 000份进行TPPA检测,甄别其生物学假阴性。结果 ELISA法相对于TPPA法的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98.4%,两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TRUST法联合应用后的敏感性接近100%,特异性为98.3%。结论 ELISA与TRUST方法的联合应用,其敏感性接近100%,表明其可用于梅毒筛查;另一方面,两者联合运用的特异性为98.3%,具有一定的假阳性率,表明其阳性样本(两法均为阳性的样本除外)还需应用TPPA方法进行最终确认。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基于外科损伤控制理论的三阶段分期处理原则用于外伤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探讨降低严重肝外伤患者病死率的外科救治理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严重肝脏外伤患者,其中行早期确定性手术患者27例,行三阶段分期损伤控制性手术者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期损伤控制性手术组患者病死率为21.05%,明显低于早期确定性手术组的40.74%(P<0.05).结论:对严重外伤性肝损伤患者采取基于外科损伤控制理论的三阶段分期处理原则,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该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闭合复位,经皮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6例。结果 46例均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均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3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5.65%。结论应用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内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3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固定节段的不同分为长节段组(A组35例)和短节段组(B组3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 ~32(18.6±3.6)个月.术后卧床时间长节段组短于短节段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长节段组多于短节段组(P<0.05).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失败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及神经功能:两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均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段.而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患者下地活动时间较早,矫正后凸畸形较明显,内固定失败率较低,故长节段固定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行肝脏穿刺活检的CHB患者172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肝组织中IL-18的表达情况,检测患者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载量、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等.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肝组织中IL-18表达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IL-18主要在肝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其在健康人群的肝细胞中多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而在CHB患者则以弱阳性表达为主.两者肝组织中IL-1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24,P<0.05).在CHB患者中,IL-18的表达随着患者ALT水平升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r =0.182,0.173和0.068,P<0.05),但与HBV DNA水平和HBeAg无相关性(r=-0.05和0.041,P>0.05).结论 CHB患者中,IL-18的表达强度与肝脏损伤程度及纤维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措施对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应激反应、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80例V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干预措施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采用ERAS措施的患者作为ERAS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康复进程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时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 d的炎性反应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RAS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P<0.01)。ERAS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3 d,ERAS组患者的CRP、IL-6、E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后,ERAS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下肢DVT的发生率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ERAS措施能够促进VC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炎性反应,降低下肢DVT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