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组织工程化骨预制技术是目前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组织工程骨的预制、血管化及预制骨骨缺损修复作用三个方面对组织工程化骨预制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旨在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与组织工程化骨预制技术的最终广泛临床应用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为尽快缩短这一距离提供合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42.
腰骶部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特点,提出临床病理分型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脊膜脊髓膨出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病理特点归纳出4种类型:Ⅰ型:单纯神经束膨出,粘连型;Ⅱ型;神经束终止型,Ⅲ型:脂肪瘤型;Ⅳ型:脊髓栓系为主型,在显微镜下对Ⅰ、Ⅱ型分别进行单纯分离松解或部分无功能神经束支的切除,Ⅲ型应适当分离切除脂肪瘤组织,Ⅳ型在充分松解的基础上切断马尾肥大的终丝。结果 22例随访病人中Ⅰ、Ⅱ型的治疗有效率为89%(14/16),Ⅲ型为66%(4/6),Ⅳ型中合并脂肪瘤的4例病人术后大小便功能和双下肢运动功能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无脂肪瘤者效果良好,总体满意率为71%。结论 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分型有助于手术方法选择。提高治疗效果。术前MRI检查和术中显微外科技术对保证症状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先天性脊髓纵裂是比较少见的脊柱发育畸形。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此病人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Ic岁。因双下肢无力5年入院。查体见患儿双下肢肌力I级,伴感觉迟钝,反射弱。腰椎正侧位相发现腰;椎弓之间有明显的密度增高区,怀疑有骨性占位病变而行椎管探查术。术中见脊髓在腰;.3水平分成两部分,发自腰3椎体后方的片状骨块纵行插入脊髓中间。术中切除骨片,分离粘连的硬膜。术后3月双下肢肌力基本恢复正常。例2:女,6岁。因左下肢麻木,活动不灵活电年入院。查体见左下肢痛觉减低、肌力皿一IV级,肌张力略低下,同时伴脊柱右侧弯…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儿童松质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为儿童骨组织工程研究选择种子细胞。方法 均取自先天性髋脱位患儿加盖手术时多余髂骨,术前证实患儿无代谢性骨病,未服激素类等药物。取材在手术时进行,男1例,女3例,年龄3~7岁。骨块保持无菌,置于无血清培养液中,4℃冰箱存放,2~4h内分离骨细胞。将髂骨松质骨剪碎成骨粒,经胰蛋白酶初步消化后,采用胶原酶Ⅱ分次消化法,获取原代成骨细胞,将原代成骨细胞置于含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经传代、纯化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成骨细胞的鉴定采用改良Goraori碱性磷酸酶(ALP)钙钴法染色、ABC法Ⅰ、Ⅲ型胶原染色及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含量。培养期间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经酶消化法得到的儿童成骨细胞,呈梭形,较饱满。原代细胞胞体较小,传代后可呈多角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内可出现黑色颗粒。ALP染色阳性率45%。初次酶消化后的松质骨块经培养后,还可以多次消化得到更加纯化的成骨细胞。结论 采用胰蛋白酶及胶原酶的多次消化法获取原代细胞,经培养、传代后,可得到较为稳定、纯化的儿童松质骨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小儿增生性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规律,进一步了解血管瘤的发生机制。方法取新鲜增生性血管瘤和其邻近组织标本,以同年龄非血管瘤病人同类组织作对照,提取VEGFm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PCR及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血管瘤组织的VEGFPCR阳性率为9/9,邻近组织为8/9,对照组为1/9,卡方检验显示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荧光定量PCR显示血管瘤和其邻近组织VEGF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而两者较非血管瘤病人同类组织VEGFmRNA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VEGF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分化成血管瘤内皮细胞,在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自 1996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了因先天性直肠前庭瘘行瘘管“挂线”或全阴完全切开的术后患儿 5例。我们采用直肠阴道间隔分离 ,肛门阴道外口成形手术方法修复裂开的会阴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年龄 5~ 12岁 ,均在生后不久既诊断为直肠前庭瘘或直肠阴道瘘。其中 3例行瘘管“挂线”疗法 ,明弹性橡皮条将瘘管经肛门将会阴皮肤割开。另 2例行手术将瘘管切开。术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直肠阴道在远端相近。肛门排出的大便直接污染阴道外口 ,造成阴道外口周围红肿、疼痛。外观上见阴道外口到直肠前方完全裂开 ,小阴…  相似文献   
48.
Currarino三联征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男,4岁。因排便困难2年入院。有直肠舟状窝瘘病史。体格检查见肛门外口狭窄,位置前移畸形。骶部可见一小皮肤凹陷。骨盆前后位相有骶椎裂。CT检查在骶前有一实性占位病变。术中探查骶前部见骶骨末端有一直径3cm的实性肿块,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畸胎瘤。同时行肛门成形术,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例2:女,5岁。因生后持续性排大便困难至今而入院。钡剂灌肠显示乙状结肠、直肠明显扩张,直肠远端有狭窄。骨盆正位相有隐性骶椎裂。在行经腹会阴巨结肠根治术时发现骶骨末端有一直径1.5cm大小的肿物,内有白色豆渣样…  相似文献   
49.
患儿:男,3岁。因发现右上腹肿块1周入院。患儿1周前在洗澡时无意中被发现在上腹部有一拳头大小肿块,无腹痛,无发热。1周来肿块生长迅速,直径达约15cm,位置表浅。腹部触诊:肿物表面不光滑,无压病,无波动,略有活动度。B超检查:右肾实性占位性病变。静脉肾盂造影:右肾不显影,左肾正常。手术所见:肿物完全浸入整个肾脏,并向前突入腹腔,与后腹膜紧密粘连。仔细剥离腹膜见肿物有不完整的包膜,表面多处突起如菜花状,并与后壁肌肉及腹腔大血管有粘连。术中未见肾门及下腔静腔旁淋巴结肿大。术中将右肾及同侧输尿管全部切除。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