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姚红兵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135-136
目的探讨先天性鼻正中瘘管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总结诊治的先天性鼻正中瘘管患者7例临床资料。结果7例先天性鼻正中瘘管均表现为出生后鼻梁正中或鼻背有一小孔或凹陷,其中4例并发感染。7例患者均采用瘘管及感染灶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鼻正中瘘管。所有患者一次性治愈,无复发。结论先天性鼻正中瘘管可位于鼻正中线任何部位,不发生感染极易漏诊;该疾病需手术治疗,采取鼻外途径,彻底清除瘘管及感染灶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姚红兵  汪武  徐洁 《重庆医学》2003,32(7):915-915
目的 报道104例手术切除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迁延性感染期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报道104例患者实施手术方法并作了随访。结果 对比75例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和29例感染控制期手术,其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是最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而不是换药待炎症缓解后再手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术前及术后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OSAHS患儿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不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方法选取3~6岁患儿120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随机分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测定所有入选患儿术前、术后1月、术后3个月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NK值,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监测相同的指标,将2个试验组患儿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数据与对照组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时,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的患儿IgA、IgG、IgM及补体C3、C4均较术前1d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比较,术后1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OSAHS患儿,患儿术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前相比略有下降,但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腭咽成形术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对患儿同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本文探讨儿童颈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ease,CD)的临床特性,并总结其临床症状、分型、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例儿童颈部CD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单侧8例,双侧1例,8例以颈部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1例为打鼾,均为单中心型。病理分型均为透明血管型。治疗均行手术切除肿块,术后随访6~60个月,8例一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后行二次手术。结论: 儿童颈部CD病主要以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临床分型以单中心(unicentric CD,UCD)为主。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术前辅助,但需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吴女士今年50岁,十年前开始出现手脚关节疼,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病,并给予抗风湿治疗。可是没有效果,疼痛依然存在。更为奇1坚的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她的手脚开始变得粗大,原先合适的鞋子也变得夹脚,鞋号越换越大。同时吴女士的口唇也逐渐变厚,面部皮肤粗糙。  相似文献   
106.
儿童发生于鼻咽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症状多样、病变局限和隐蔽.常被疏忽而误诊,使患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和正确的治疗方案,明显影响了患儿的预后[1].现报道1例误诊病例,就其误诊原因及个人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7.
随着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及儿科学的发展,小儿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一样,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进步,近年也取得了新的发展.本文就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电子耳蜗植入、小儿头颈肿瘤、儿童鼻内镜手术、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几个方面的发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5~10岁儿童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明确能否应用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评估5~10岁听力障碍患儿的听力水平。方法选择95例5~10岁儿童,包括听力正常组35例和听力异常组60例。所有患儿先行纯音测听检查,然后口服10%水合氯醛镇静睡眠后行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检测。根据纯音测听结果,将听力异常组的患儿分为轻度聋组、中度聋组和重度聋组,并将结果分别与其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频率处的听力阈值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听力正常组及轻度聋、中度聋患儿纯音测听阈值与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正常儿童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比纯音测听阈值高20~25dBHL,比轻度聋组约高10dBHL,比中度聋组高10~20dBHL;与重度聋组基本一致,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之间具有相关性,可以用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评估5~10岁患儿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Survivin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Survivin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和分级结果,所有病例被分为Survivin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其中高表达组有26例(26/126,20·6%),低表达组有100例(100/126,79·4%)。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是否转移和Dukes分期均无显著相关。然而,高表达的Survivin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P<0·05。Survivin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并用log-rank test进行比较,两组之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潜在的预后因素中(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是否转移和Dukes分期、Survivin表达),Survivin表达和Dukes分期被认为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urviv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术后复发相关: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在Survivin高表达组明显高于Survivin低表达组,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应用组织芯片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0.
姚红兵  杜小芳 《中国药业》2006,15(18):59-60
目的观察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568例3~10岁慢性鼻、鼻窦炎患儿连续使用鼻渊舒口服液2周,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800例中481例痊愈,279例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有效率99.38%;对照组(未口服鼻渊舒)768例中275例痊愈,320例显效,99例有效,74例无效,有效率90.36%。两组比较,P〈0.05。结论鼻渊舒口服液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