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5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及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然而,在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仅约有一半的人临床上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因而,仍有许多AS未知病因有待进一步探索。1988年Saikku等[1]首先发现肺炎衣原体(CPn)可能与慢性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2.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蔓菁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晋南蔓菁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DNS)法。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DNS试剂的用量为2.0 mL,90℃水浴加热6 min,于540 nm波长下测定蔓菁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结果还原糖和总糖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6%和96.44%,RSD分别为2.86%和1.71%(n=6);3批蔓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5.86%~6.93%和44.65%~46.5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检测蔓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复合因素法与利血平皮下注射法所致脾气虚证模型大鼠的临床证候特征。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复合因素组及利血平组,分别采用两种方式造模后,通过一般体征指标及证候量化评分评价临床证候表现;旷场实验评价大鼠心理及自主活动;检测血清D-木糖含量判断消化吸收能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两模型组大鼠证候量化评分总积分及各单项均升高(P<0.05,P<0.001),且利血平组各个单项及总积分均高于复合因素组(P<0.05);两组大鼠自主活动均较正常组减少(P<0.05);与复合因素组相比,利血平组穿格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活动距离下降尤为明显(P<0.001);与正常组相比,两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均下降(P<0.01),两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造模方式都可造成大鼠脾气虚证候,但其临床证候表现有所不同,实验时应结合需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正>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和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反复性皮肤病。我院门诊于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采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商品名:金纽尔,内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联合疗癣卡西甫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观察组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961〔平均(34.74±12.62)〕岁,病程361〔平均(34.74±12.62)〕岁,病程396  相似文献   
16.
以同处于干旱区的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和黑河下游(乌兰图格)断面为研究区,比较了荒漠河岸林主要建群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spp.)、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在长期遭受不同干旱胁迫下的根、枝条木质部导水力和栓塞化程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木质部导水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物的导水能力显著高于塔里木河下游,其中柽柳、胡杨、疏叶骆驼刺和花花柴根木质部的初始比导率(Ks0)分别高11.97、6.74、7.10和3.73倍,枝条的Ks0分别高9.48、3.65、2.07和1.88倍,地下水埋深导致的干旱胁迫程度不同是诱发荒漠植物导水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2)柽柳耐干旱能力最强,适应范围较宽,而花花柴、疏叶骆驼刺的耐旱性相对较弱,适生范围较窄,这可能与植物的根系分布有关;3)干旱胁迫较轻时,枝条木质部是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传输的主要阻力部位,干旱胁迫严重时,根木质部是限制植株水流的最大阻碍部位;4)荒漠河岸林植物主要通过调节枝条木质部的水流阻力来适应干旱胁迫,且其适应策略与干旱胁迫程度有关,干旱胁迫轻时,植物通过限制枝条木质部水流来协调整株植物的均匀生长;干旱胁迫严重时,植物通过牺牲劣势枝条、增强优势枝条水流来提高植株整体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我院自1996年3月~2000年10月,治疗30例久治不愈的慢性刺激性干咳、咽部发痒,以夜间熟睡中时有发作为甚的病人。1例伴夜间发作性哮喘,5例伴声音嘶哑;30例病人均剑突下及胸骨后轻度烧灼感、反酸、嗳气。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5~70岁,平均54.5岁;患者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2年半;均表现刺激性干咳、咽部发痒,多在平卧时明显,21例病人曾诊断为支气管炎,其中1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9例诊断为慢性咽炎,经内科或五官科正规治疗后,效果不理想。体格检查:咽部轻度充血,心肺无异常体征,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X线胸片示: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外周血血清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35(IL-35)在玫瑰糠疹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PR急性期患者、30例恢复期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7和IL-35的水平。结果玫瑰糠疹急性期、恢复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IL-17浓度分别为(30.64±10.12)pg/mL,(19.18±4.37)pg/mL和(9.98±2.78)pg/mL。IL-35浓度分别为(117.15±12.56)pg/mL,(130.04±10.98)pg/mL和(59.83±4.64)pg/mL。三组IL-17和IL-3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玫瑰糠疹急性期及恢复期存在IL-17和IL-35的表达失衡,可能在玫瑰糠疹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类型,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14—2016年驻马店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分析手足口病三间分布、重症病例及病原学特征。结果2014—2016年驻马店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7 315例,年均发病率为92.22/10万。其中重症病例255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1.47%。≤5岁儿童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7.81%,散居儿童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4.28%;发病集中在每年3—7月;累计报告发病率前三位的县(市、区)为驿城区(162.23/10万)、平舆县(150.44/10万)和汝南县(144.63/10万)。累计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945例,其中重症病例89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为主,占77.53%;非重症病例856例,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占47.78%。结论驻马店市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人群,以其他肠道病毒和EV71感染为主,非重症病例与重症病例病原学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合成头孢美法仑,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二苯甲酮、美法仑和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原料,经酯化、碘代、偶联、氧化、水解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头孢美法仑,并采用MTT法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目标产物头孢美法仑,利用MS和1H-NMR确证了结构;体外活性实验中,头孢美法仑在体外基本无毒,酶解后IC50为(101.97±1.705)μmol/L。结论头孢美法仑酶解后能够充分发挥细胞毒作用,而酶解前在体外基本无毒性,为颇具前景的前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