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50篇
  免费   1789篇
  国内免费   858篇
耳鼻咽喉   820篇
儿科学   369篇
妇产科学   194篇
基础医学   874篇
口腔科学   1114篇
临床医学   10302篇
内科学   2249篇
皮肤病学   209篇
神经病学   857篇
特种医学   22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8110篇
综合类   15510篇
预防医学   2719篇
眼科学   402篇
药学   5706篇
  63篇
中国医学   2578篇
肿瘤学   1571篇
  2024年   245篇
  2023年   1037篇
  2022年   960篇
  2021年   1074篇
  2020年   1214篇
  2019年   1047篇
  2018年   504篇
  2017年   852篇
  2016年   1094篇
  2015年   1346篇
  2014年   2468篇
  2013年   2483篇
  2012年   3110篇
  2011年   3303篇
  2010年   3069篇
  2009年   3005篇
  2008年   3330篇
  2007年   3223篇
  2006年   2794篇
  2005年   3114篇
  2004年   2472篇
  2003年   2324篇
  2002年   2055篇
  2001年   1781篇
  2000年   1292篇
  1999年   1092篇
  1998年   948篇
  1997年   966篇
  1996年   792篇
  1995年   685篇
  1994年   560篇
  1993年   368篇
  1992年   334篇
  1991年   288篇
  1990年   226篇
  1989年   227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肿瘤位置、最大直径及甲状腺外浸等临床病理特征与甲状腺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研究分析初次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运用检验临床病理特征与前上纵隔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 结果 肿块位置、最大直径、数量、腺体外侵、受累腺叶数及Ⅵ区淋巴结转移等特征,以及患者年龄等相关因素中,只有VI区淋巴结对前上纵隔淋巴结状态有影响;60例患者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0/60(16.67%)。相关因素的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对比:≥55岁vs <55岁(20% vs 16.36%, P<0.05);肿块位于下极 vs 上极 vs 中极(P>0.05);最大直径≥1.5 cm vs 最大直径<1.5 cm(18.18% vs 15.79, P>0.05);单灶 vs 多灶(21.88% vs 10.71%, P>0.05);单叶 vs 多叶(17.5% vs 15%, P>0.05);男性vs女性(20% vs 15.55%, P>0.05); Ⅵ区淋巴结阳性vs 阴性(24.43% vs 3.57%, P<0.05); 结论 总体来说,甲状腺乳头状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本研究发现VI区淋巴结状态可能与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未来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联合术中脊髓血管造影检查治疗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2017年9月,采用显微手术闭塞瘘口同时行术中脊髓血管造影检查治疗的52例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术中脊髓血管造影辅助下,52例患者术中达到100%的解剖治愈率。术后第7 d 43例患者(82. 7%)的脊髓功能评分改善。术后50例患者(96. 2%)随访6个月,Aminoff评分显示28例患者(56%)治愈,18例患者(36%)脊髓功能改善,4例患者(8%)脊髓功能无变化;无症状加重者。结论 显微手术闭塞瘘口能有效治疗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术中脊髓血管造影对准确判断是否完全闭塞瘘口和多个瘘口的存在有着极大地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瘘结扎术(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LIFT治疗的5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6.10±12.60)min,术中出血量为(36.17±4.33)mL。术后24 h和第1周肛门疼痛评分(VAS)分别为(2.06±0.33)分和(1.31±0.21)分。创面愈合时间为(20.62±4.18)d,住院时间为(10.60±2.20)d。出院后均获12个月随访,其间仅发生1例因肛门漏气导致的肛门部分失禁,未发生肛门畸形等其他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92.31%(48/52)。结论 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有利于肛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正阑尾残端瘘是阑尾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0.7%~3.7%~([1]),一旦发生,往往不能自愈,治疗周期长,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和经济负担。研究认为,70%~80%的病人能够通过冲洗引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内镜下阑尾残端夹闭等方法治愈,但仍有近20%的病人在接受3~6个月的保守治疗仍无法治愈,须接受二次手术~([2])。笔者医院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阑尾残端瘘病人的再次手术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正>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超过75岁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s,ESRD)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1]。血液透析是老年ESRD患者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2]。2000年至今,美国75岁以上的透析患者增加了12.2%,这是所有ESRD患者中增加最快的一部分[1]。这一趋势同样体现在其他国家。加拿大75岁以上ESRD患者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8-12间920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6.1%(56/92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男),BMI指数≥28 kg/m~2,肿瘤下缘距肛缘7 cm,合并糖尿病,肿瘤≥5 cm,营养不良风险评分≥3分,均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7cm,营养不良风险评分≥3分,是影响吻合口漏的独立因素。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低位直肠癌及营养不良患者,应警惕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丽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79-4580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的 X 线造影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 X线造影的诊断方式,对其临床资料及其诊断效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30例吻合口异常患者中,共计18例吻合口异常,对比剂在经过瘘口向纵隔进入时,在其纵隔的内部形成了斑片状的形状,且对比剂出现积聚影;8例患者为吻合口胸腔瘘,对比剂在经过瘘口向纵隔进入时,形成不规则的阴影状;2例患者为吻合口气管瘘,对比剂在经过瘘口进入支气管以及气管时,其支气管以及气管位置有明显的分支显影;2例患者为残胃胸腔瘘,在检查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对比剂进入患者的胸腔处。其中20例患者为单发瘘,10例患者为多发瘘,瘘口的直径为3 mm~6 mm,平均直径为(4.1±0.4)mm。结论 X 线造影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诊断中有着显著的价值,可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准确显示,为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由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办的"河南省第二届尿道修复与重建学习班"将于2015年6月5~7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举办,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151604050002(国)]。本次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尿道修复与重建专家和省内专家授课。学习班主要内容包括:1前尿道狭窄的最新分类及治疗选择;2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治疗;3尿道下裂的规范化治疗及相关争议问题探讨;4尿道上裂及膀胱外翻手术治疗;5其它如口腔黏膜治疗超长段前尿道狭窄、妇科手术后尿瘘等的治疗选择、尿失禁、前列腺等离子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