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林州市肿瘤高发现场的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林州市肿瘤高发现场的防治工作自1959年开始,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坚持预防、科研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方针,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县、乡(镇)、村三级肿瘤防治网络,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分级管理,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形式,在肿瘤高发现场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州食管癌高发现场流行病学研究纪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建邦 《中国肿瘤》2008,17(6):452-453
文章叙述了河南林州高发现场的流行病学研究。从食管癌发病、死亡的监测资料、流行因素的调查以及人群营养干预试验等方面记录流行病学发展史,并提出新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林州市人群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发病构成状况及其特征,分析1987~1995年9a间林州市(原林县)人民医院食管和贲门癌收治记录。结果显示:9a间,该市医院每年平均行食管和贲门癌手术437例,其中,来自林县当地居民198例,占45%。食管癌118例,占60%;贲门癌80例,占40%。提示:这一地区贲门癌占有较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林州太行山不同地块、不同生产年限丹参药材中重金属铅、镉、砷、汞和铜的含量,对不同地块丹参药材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林州太行山丹参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其中石墨炉法测定铅元素、镉元素含量,氢化物法测定砷元素含量,冷蒸气吸收法测定汞元素含量,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铜元素含量。结果林州太行山不同地块丹参药材中重金属铅、镉、砷、汞和铜的含量均低于标准规定值,符合规定。结论通过对林州太行山不同地块及不同生产年限丹参药材中重金属进行的含量测定,对丹参药材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评价林州太行山丹参质量优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林州太行山丹参(3年、2年、1年)的质量进行比较,观察林州太行山丹参的质量.方法:应用HPLC法,选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4.6mm×100mm,3.5μm),以乙腈-磷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柱温为20℃,流速为0.5mL/min,对丹参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为286nm;选用Symmetry Shield RP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20℃,流速为1.0mL/min,对丹参中的丹参酮类进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林州太行山丹参(不同生长年限)中丹酚酸B含量与生长年限正相关;丹参(2年生)中丹参酮类含量高,丹参(1年生)中丹参酮类含量其次,丹参(3年生)中丹参酮类含量低.结论:本实验简便、准确测定了林州太行山丹参(不同生长年限)中丹酚酸B、丹参酮类的含量,为农民适时采收丹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3年5月份所采林州市区及乡镇320份食用盐样品进行检测检验,分析林州市食用碘盐适合国家标准情况,找出劣质碘盐存在的原因和消除方法。方法:依据GB/T13025-1999用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1]所采320份碘盐样品。结果:林州市食用碘盐市场情况总体良好,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碘盐食用率应大于90%的标准[6]。劣质盐只存在于林州市的某些偏远深山区的贫困户家中。结论:消除贫困,加强执法,严厉打击劣质盐的存在及流通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改水对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林州市饮用不同类型水地区食管癌发病、死亡情况及改水前后发病率的比较。[方法]根据林州市食管癌发病、死亡资料和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并抽取不同年代的村庄,分析改水前后(改水前与改水后5年)食管癌的发病情况。[结果]不同饮水类型食管癌发病率不同,为旱井水>山泉水>人工井>机井水>河水>统一供水(水库水)。改水后5年食管癌发病率较改水前下降幅度28.84%(P<0.01),而未改水组则下降16.08%(P>0.05)。[结论]旱井水地区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统一供水(水库水)地区食管癌发病率最低。改水后发病率下降明显。改水是预防食管癌发生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林州市于1959年起建立了食管癌登记报告制度,于1988年建立了全肿瘤登记报告制度。登记机构由各级诊疗医院和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市食管癌防治研究所三级卫生机构组成肿瘤防治网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林州市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接诊的疾病类型,评估该地区三级医疗网络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常见病和多发病就诊问题。方法收集林州市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中11所医疗机构2013年10月-2015年7月所接诊的疾病信息,进行回顾性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疾病分类中循环系统疾病的构成比(22.66%)最高,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14.16%)、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14.16%)、肿瘤(10.98%)和消化系统疾病(7.22%)。各乡级医疗机构的接诊能力及接诊病种差异明显,其中姚村卫生院因独有的早期食管癌诊疗特色使肿瘤高居其疾病分类首位,其他乡镇卫生院则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要病种。各村级医疗机构整体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疾病。结论林州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间的主要接诊病种既有层次差异又有相互重叠之处;同级医疗机构接收疾病类型存在一定差距,但能满足林州市居民的基本就诊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解林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尤其是机会性致病原虫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对林州地区8个乡镇进行了调查.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林州地区23个调查点的1949名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检测.结果 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33%(26/1949).共查出6种肠道寄生虫,其中原虫和蠕虫均为3种,感染率分别为0.72%和0.62%.男女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27%(14/1103)和1.42%(12/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姚村镇、城郊乡、茶店乡、临淇镇、五龙镇、东姚镇、横水镇和采桑镇儿童感染率分别为1.76%、1.42%、0.83%、2.71%、0.00%、0.74%、1.45%、0.75%和1.33%,各个乡镇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摸清了林州地区儿童隐孢子虫感染的流行状况.感染率为0.15%.对分离到的1例等孢球虫进行了分子鉴定,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雀类的一种球虫Atoxoplasma sp.(AY331571)最为接近,同源性达99.4%,表明可能为鸟类粪便污染所致.结论 林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但仍应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