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冉卫兵 《中国药事》2006,20(3):160-162
建立痹痛消丸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反相高效液相分析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5mol.L-1KH2PO4溶液-三乙胺(25∶19∶55∶1),磷酸调pH至3.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4nm。士的宁在15.49~185.88μg.ml-1(r=0.9999)、马钱子碱在5.05~60.60μg.ml-1(r=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士的宁平均回收率为98.42%,RSD为1.14%;马钱子碱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为1.07%。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痹痛消丸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痹痛消膏中虎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Phenomenex Luna C_(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21:79)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06 nm。结果:虎杖苷在0.016~0.3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RSD 分别为1.6%,1.7%,1.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该产品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痹痛消巴布膏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优选痹痛消巴布膏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化挥发油提取工艺;分别以丹酚酸B、阿魏酸,干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化药材水提取与醇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为药材剪碎成颗粒加10倍量水提取3 h;最佳水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1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3 h;最佳醇提取工艺为乙醇回流法,提取3次,每次65%乙醇倍数为20倍,每次提取时间为2.5 h。结论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的痹痛消巴布膏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均匀设计法优选痹痛消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痹痛消巴布剂最佳基质配方。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巴布剂的光泽度、持黏力、皮肤追随性、反复揭贴性和基质残留5个指标为考察指标,对各种成分的用量进行优选,确定了基质中不同辅料的最佳配比。结果优选出痹痛消巴布剂最佳基质处方配比为:聚丙烯酸钠: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明胶:酒石酸:甘羟铝=12:6.07:11.34:8.54:8.11:6.92:12(质量比)。结论痹痛消巴布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痹痛消治疗腰椎间盘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组、痹痛消低、中、高剂量组,观察痹痛消的镇痛作用和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组、痹痛消中高剂量组,观察痹痛消对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痹痛消颗粒组,在不同时间观察痹痛消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的影响。结果:痹痛消镇痛明显,能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作用持久显著,可抑制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炎性肉芽肿的形成,降低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结论:痹痛消颗粒是通过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对腰椎同盘起综合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痹痛消巴布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一部规定,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以槲皮素为指标,建立桑寄生的鉴别方法;以红花药材为对照,建立红花的鉴别方法;以丹酚酸B为指标,建立丹参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采用甲醇-水提取,酸水解,以甲苯(水饱和)-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可鉴别巴布膏中的桑寄生;采用80%丙酮溶液提取,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为展开剂,可鉴别巴布膏中的红花。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mm),以甲醇-乙腈(3∶1)为有机相(A),1.7%甲酸水溶液为水相(B),A∶B=30%∶70%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86 nm条件下,巴布膏中丹酚酸B能有效分离,方法学考察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 建立的质量标准能够用于痹痛消巴布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痹痛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镇痛机理。方法随机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痹痛消和颈复康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亮-脑啡肽(LEK)、P物质(SP)和前列腺素E2(PGE2)等指标。结果治疗组52例,临床痊愈12例,显效3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92.3%;对照组50例,分别为3例、33例、14例、0例和72.0%。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值的减少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LEK含量普遍低下,治疗后治疗组LEK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清SP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PGE2含量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颈椎病患者血清LEK低下,痹痛消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并可升高血清LEK和SP含量。  相似文献   
8.
痹痛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痹痛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镇痛机理,方法:随机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痹痛消和颈复康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亮-脑啡肽(LEK),P物质(SP)和前列腺素E2(PGE2)等指标。结果:治疗组52例,临床痊愈12例,显效3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92.3%,对照组50例,分别为3例,33例,14例,0例和72.0%,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值的减少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LEK含量普遍低下,治疗后治疗组LEK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LEK含量普遍低下,治疗后治疗组LEK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清SP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PGE2含量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颈椎病患者血清LEK低下,痹痛消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并可升高血清LEK和SP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