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18篇
  免费   2584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耳鼻咽喉   150篇
儿科学   925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1353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6218篇
内科学   5058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神经病学   678篇
特种医学   8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847篇
综合类   16094篇
预防医学   3693篇
眼科学   347篇
药学   7167篇
  60篇
中国医学   21425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364篇
  2023年   1322篇
  2022年   1203篇
  2021年   1531篇
  2020年   1395篇
  2019年   1361篇
  2018年   590篇
  2017年   1290篇
  2016年   1299篇
  2015年   1493篇
  2014年   2778篇
  2013年   2699篇
  2012年   3470篇
  2011年   3826篇
  2010年   3459篇
  2009年   3226篇
  2008年   3362篇
  2007年   3115篇
  2006年   3098篇
  2005年   3317篇
  2004年   3193篇
  2003年   2843篇
  2002年   2219篇
  2001年   1944篇
  2000年   1763篇
  1999年   1454篇
  1998年   1342篇
  1997年   1237篇
  1996年   1087篇
  1995年   938篇
  1994年   769篇
  1993年   554篇
  1992年   380篇
  1991年   414篇
  1990年   331篇
  1989年   282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探索高颖教授辨治失眠的总体药症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高颖教授2015年5月~2019年4月期间门诊病例数据库中失眠患者的诊疗信息,运用SPSS20.0软件对频率大于10%的35种症状和40味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并对聚类后的药症组群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04例(349诊次),聚类分析得到7个症状组群、6个药物组群和5种药症组群对应关系,药症组群间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医师辨治失眠以安神、清热、养阴、疏肝、健脾、行气、化痰为核心治法,以一贯煎、二至丸、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温胆汤、四逆散、小柴胡汤、逍遥散等为常用类方;医师经验方以丹参、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合欢皮为主要组成,对治疗失眠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结论:药症聚类分析以及聚类后的对应研究,能够获得医师辨证论治失眠的核心思路和主要规律,可以为中医临证经验挖掘的方法运用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可以反馈指导失眠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肝安神汤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肝郁化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右佐匹克隆,3mg/次,1次/d,睡前口服。治疗组43例清肝安神汤(柴胡、龙胆草、栀子、夜交藤各30g,泽泻、木通、酸枣仁、柏子仁各20g,远志、茯苓各15g,生地黄、玄参各20g,生牡蛎、生龙骨各25g),水煎400mL;右佐匹克隆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严重程度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SQI、ISI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肝安神汤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肝郁化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视力恢复及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HSK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及硫酸软骨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清肝明目汤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视力恢复状况、血清微量元素及泪液免疫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及视力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铁离子、钙离子及铜离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离子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泪液IgA、IgG及C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SK有效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调节血清微量元素的同时增强患者泪液免疫因子水平,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取自拟的温胆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1.11%,与研究组的86.11%相比,具备显著差异,P <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8.33%,与研究组的2.78%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慢性便秘是以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排便频率减少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胃肠道疾病。导师临证数十载,提出慢性便秘因患病人群不同,其辨证分型也不尽相同,如老年人便秘以阴阳两虚为主,妇人产后便秘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外感湿热邪毒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导致湿热致秘者亦不在少数。本文总结三则临床医案,具体论述因人制宜、辨证论治慢性便秘独到之处,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芪冬颐心口服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冬颐心口服液。对比两组患儿基线及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儿基线时免疫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芪冬颐心口服液有助于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具有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电图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11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环磷腺苷+维生素C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情况以及血清心肌酶、炎症介质、信号分子的含量。结果:干预组患儿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ST-T段改变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干预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MIF、TNF-α、IL-1β、IL-6、MCP-1的含量以及Rho、Rock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JAK2、STAT1的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结论: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能够预防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发生心律失常并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炎症反应并调节JAK2-STAT1信号通路、Rho/Roc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
<正>"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五郁"治法之一,临床应用甚广。但凡邪气阻滞于里,内郁不宣,郁久化热,均可成"火郁"之证。《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云:"小儿脏腑之气软弱。"《育婴家秘》亦云:"血气未充……肠胃脆薄……精神怯弱。"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易受外邪侵袭,且热邪致病,传变迅速,易致肝风内动、热极生风甚至邪热内陷心包之危象。因此临床上及时准确地辨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出现反复喘息,且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水平升高。而孟鲁司特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关于其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改善婴幼儿RSV毛细支气管炎后症状及减轻反复喘息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连续纳入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出院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期,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颗粒(4 mg)12周,1次/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12周,1次/d。对两组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进行评估。随访9个月(Ⅱ期),观察Ⅰ+Ⅱ期反复喘息人数和医疗资源应用情况等。依据意向性分析(ITT)原则,应用全分析集(FAS)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86例,治疗组92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完成Ⅰ期研究的患儿为89例,对照组为90例;治疗组完成Ⅰ+Ⅱ期的患儿为84例,对照组为86例。治疗组平均依从性为97.8%(7 560/7 728),对照组平均依从性为97.4%(7 690/7 896),两组患儿平均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P=0.07)。在Ⅰ期研究期间,两组无症状天数、日间无症状天数、夜间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研究过程中(Ⅰ+Ⅱ期),治疗组RSV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喘息患儿出现2次及以上喘息比例低于对照组(χ2=5.14,P=0.02)。Ⅰ+Ⅱ期研究期间治疗组医疗资源应用人数、β-受体激动剂应用人数、糖皮质激素应用人数、住院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在事后亚组分析中,治疗组有湿疹史与父母哮喘史的患儿中无症状天数〔(49.7±20.2)、(51.3±20.9)d〕多于对照组〔(36.3±20.4)、(37.8±19.3)d〕(t=2.19,P=0.03;t=2.24,P=0.03)。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患儿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两组间胃肠道紊乱、皮疹、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χ2=0.03,P=0.86;χ2=0.15,P=0.69)。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4 mg)12周不能改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症状,但能降低患儿反复喘息发作次数。口服孟鲁司特(4 mg)有一定效果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