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50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评定围术期应用高乌甲素对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择期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高乌甲素组和安慰剂组。高乌甲素组于术前1h静注高乌甲素针4mg ,术后72h内静注高乌甲素4mg/d ;安慰剂组则在相同时间给予匹配的安慰剂。术后2组均应用自控静脉止痛(PCVA) ,由患者控制疼痛于一定舒适水平(VAS 2~4分) ,观察术后2组PCVA的剂量及2 4h内吗啡的用量和术后呕吐、恶心发生率。结果 高乌甲素组术后PCVA总量(10 1.3±2 6 .2 )mL ,术后2 4h吗啡用量(2 .5±4 .0 )mg ,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 <0 .0 5 )。术后呕吐发生率高乌甲素组(6 % )低于安慰剂组(2 6 % ) (P <0 .0 5 )。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高乌甲素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应用,联合应用PCVA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后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注射高乌甲素复合液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乌甲素是中药高乌头的提取物,通过药理与临床实验,证明具有镇痛、局部麻醉、抗炎等作用[1],我院曾用该药硬膜外腔注射作术后镇痛,可延长镇痛时间,但镇痛强度还不够满意。为提高临床镇痛效果,近期我院麻醉科应用高乌甲素加少量布比卡因配成复合液行术后镇痛,并与吗啡对照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 料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病情估计分析为~级、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的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2组。2组性别、年龄、手术病种情况大致相同,见表1。表1 7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例数性别(例)男女年 龄(平均岁数)手术病种(例)胃…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0.1mol/L磷酸二氯钠-甲醇(28:72)为流动相,在波长(λ)=252nm下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并与非水滴定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氢溴酸高乌甲素标准方程:As/Ar=6.7449C-0.01629,r=0.9998,线性范围0.041~0.207mg/ml.比非水滴定法测定结果偏低4%.结论本法具有简便、灵敏、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乌甲素凝胶剂质量控制方法,为制定高乌甲素凝胶剂质量标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凝胶剂中高乌甲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高乌甲素的含量。结果:薄层定性条件合适,斑点清晰,紫外特征吸收峰稳定,重现性好,含量测定条件稳定,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结论:本项研究可作为制定高乌甲素凝胶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其透皮吸收速率常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根据pH分配原理实现高乌甲素在不同碱性环境中的不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测定其透皮吸收速率常数,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考察。结果:高乌甲素的透皮速率常数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回归方程为Y=0.2556X+4.4271,r=0.9978。结论:在pH 4~10的范围内,高乌甲素透皮速率常数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王某,女性,59岁,体重55kg,拟在硬膜外腔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前无遗传病史,无癫痫史及药物过敏史。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正常。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麻醉前BP130/85mmHg、HR82次/分、SPO2 100%。经L2~L3棘间隙穿刺。导管置入硬膜外腔顺利,硬膜外头向留置导管3cm。回抽无脑脊液、无血液。注入2%利多卡因3ml,测BP145/90mmHg,HR86次/分,SPO2 99%,3min后无全脊麻征追加5ml 2%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氢溴酸高乌甲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凝胶法鲎试验对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6批氢溴酸高乌甲素氯化钠注射液及其2倍稀释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均无干扰作用;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0.5EU·mL-1 .结论:可建立氢溴酸高乌甲素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日常细菌内毒素检查时可将样品稀释2倍以排除其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D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脑心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DPN临床效果好,能够明显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并可缓解患者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乌甲素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3组( n=20):高乌甲素0.15 mg/kg组( L1组),高乌甲素0.20 mg/kg组( L2组)和对照组( C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给予高乌甲素0.15 mg/kg或0.20 mg/k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应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法评估各组术后2 h、4 h、6 h、8 h、12 h和24 h的镇痛效果,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不良反应及术后止痛药的应用情况。结果各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及术后用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VAS评分:与C组相比,L1组和L2组在2~24 h时镇痛效果好,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1组与L2组相比,在2 h、6 h时L2组低于L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乌甲素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后者早期镇痛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