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卒中后抑郁是一种继发于脑卒中的常见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于中医学“郁证”范畴。闫咏梅教授认为卒中后抑郁病因在于中风后肝气逆乱、气血失和、情志失畅,病机在于瘀滞气机,内生郁热,加之肝阳暴亢之余热,诸因共病而成肝热血瘀之郁证。闫师根据病证虚实、病程分期、社会心理状态提出治疗应以清肝化瘀、理气消瘀、滋养祛瘀为主,养胃健脾为辅,同时注重调畅情绪、移情易性,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闫咏梅教授认为不寐的发生与瘀血阻络有密切关联,瘀血阻滞脉道,影响营卫气血阴阳之交通,其具有易形成、难祛除的特点,常常累及多个脏腑,易导致气机运行的道路受阻,发为不寐。故临证从"瘀"治疗不寐,如活血化瘀、化痰祛瘀等治法,善用蜈蚣、丹参、全蝎、僵蚕等药。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闫咏梅教授对不寐的临床诊断、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独特经验。认为不寐的形成与痰浊内生有关,痰为人体病理产物之一,具有易致病和难治愈的特点,常常累及五脏,导致机体阴阳失调,痰热阻滞,痰瘀阻络,风痰上扰,导致不寐。故从痰治疗不寐,包括清热化痰、祛瘀化痰、息风化痰。并列举三个典型病案,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患者在脑卒中后出现的以抑郁症状群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处境不相称的显著的心境低落 [1] 。目前西医对PSD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阐明 [2] ,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3] ,而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途径 的治疗方式,临床疗效较好 [4-5] 。闫咏梅教授深谙中医之道,强调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在临证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诊疗风格。余有幸随诊左右,聆听教导,现总结闫咏梅教授30余年临床经验并结合验案,将其对郁火脾虚型PSD诊疗思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闫咏梅认为,临床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病机多以肝肾亏虚为主,而虚之日久可生痰、瘀,痰浊、瘀血虽是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单独的致病因素,但二者常相兼为患,痰瘀胶着,阻滞经脉血络,发为本病。临床从痰、瘀论治,提出“痰瘀毒损”是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改变,善用丹参、蜈蚣、僵蚕等活血化瘀,涤痰祛毒,止颤通络以走窜经络,通利血脉,并重视心理调摄。  相似文献   
6.
闫咏梅教授认为,痰瘀互结为中风发病之关键,贯穿疾病始终,痰邪雍盛则气机升降失职,瘀血阻滞则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为中风发病过程中重要致病因素,痰可致瘀,瘀可夹痰,痰瘀胶着,相互为患,发为本病。因此在临证治疗时常从痰、从瘀辨治,一则注重祛风化痰,并擅用陈皮、半夏、茯苓、石菖蒲、远志、丹参等中药;二则注重行瘀通络,并擅用桃仁、红花、牛膝、地龙、水蛭、全蝎等中药。是以,则内风得熄,络瘀得化,风痰得消,方可事半功倍、中风告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