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明清时期是中医发展集大成之时代,自《内经》以下,尤其受金元四大家的影响,各医家在继承先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不断完善对"不寐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方药的理论认识。提出了阳虚不寐、肝胆郁不寐、痰火不寐、心火不寐、瘀血不寐、神明不安导致的不寐证型。在治疗上或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的主宰作用,推崇温补脾肾;或"热扰心神致失眠"基础上祛邪清火;或化瘀、安神,对瘀血不寐及神明不安进行辩证。同时拟定经典组方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对后世中医"不寐证"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不寐为临床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清肝泻火、清热化痰、交通心肾、补益心脾等,对部分不寐患者疗效欠佳,王清任继承内经瘀血思想,明确指出瘀血导致不寐,创立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失眠,屡建奇功。笔者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睡眠理论及“瘀血”“不寐”相关原文,归纳总结瘀血致不寐的学术思想,论述从瘀血治疗不寐的理论基础和辨证论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内经认为营卫调和是正常睡眠的基本条件,营卫失和是不寐的基本病机,瘀阻脉道为导致营卫失和的重要病机,具体病机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瘀热扰神、寒凝血瘀、痰瘀互结,以活血化瘀为总则,分别以益气活血、行气活血、清热化瘀、温阳活血、祛痰化瘀为治法,辅以宁神安魂之法,调理脏腑气血、形体神魂,进而调和营卫气机,营卫正常出入,寤寐自生。  相似文献   

3.
笔者总结跟随徐富业教授临床治疗"不寐"的辨治经验,认为"不寐"实证多由痰、瘀、热邪内扰,虚证多为心阴不足.在临床中分心阴不足、瘀血内阻、心肝火旺、痰湿中阻四型进行治疗,易于把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李春红教授运用温经汤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认为寒热错杂、瘀血阻络型不寐,可予温经汤清上温下、养血祛瘀。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5.
不寐从瘀论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寐一证 ,临床多见 ,医者多从心肝肾及阴血不足论治或从痰热论治 ,以瘀血为病机进行论治者较为少见。但临床确有许多不寐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瘀血 ,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本病可获良效也提示了这一点。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瘀血与不寐的关系。不寐一证从瘀论治 ,王清任首开先河。他在《医林改错》中明确提出 :“夜寐多梦是血瘀 ,平素平和 ,有病急躁是血瘀。”并认为“夜睡不能用安神养血不效者”,可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由此提示我们一点 :血瘀也是导致不寐的病机之一。瘀血一旦形成即为一种病理产物 ,停聚日久 ,便可酿生诸多病端。常可导致不…  相似文献   

6.
产妇分娩时用力、出汗、出血等耗气伤津损伤元气,瘀血浊液阻滞胞宫、胞脉,加之新产后摄生不慎,故产后病常见"多虚多瘀"。以经方治疗产后多汗、产后不寐、产后身痛的验案各一则,论述"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的临证思想。  相似文献   

7.
不寐是最常见的临床疾病和常见疾病的伴随症状,不寐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不寐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中医药在治疗不寐方面具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不寐的辨证分虚证和实证,多与心、肝、脾、肾等有关,虚证多见心肝血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证等;实证多见心肝火旺、瘀血内阻证、痰热内扰、食滞胃脘证等。临证以虚实夹杂证多见。现梳理不寐临床常见的方证和药证,尤其是不寐主症之入睡困难、中间醒、早醒、梦多、眠浅、日间功能障碍对应的方证和药证,抓主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使不寐的辨病与辨证论治更为精准,结合不寐的病因病机、兼症或次症、患者体质类型、现代药理研究等进行总结辑要。  相似文献   

8.
对于因瘀血阻滞导致的头痛、呃逆、心悸、不寐等症,采用清代医家王清任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所创立的血府逐瘀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方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瘀去气机畅通,诸症悉除。  相似文献   

9.
<正>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结果,这种规律如果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该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且易复发,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发现多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即中医所称的"不寐"。"不寐"致患儿心神失守,影响患儿认知,导致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加重ADHD患儿核心症状。临床中以肝阳上亢者最易出现"不寐",而"不寐"病位在心,故治疗时着重平肝潜阳、养心安神,可有效提升患儿睡眠质量,提高认知能力,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及冲动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5,(9):1220-1221
目的:探讨不寐症的形成与五脏阴阳失调的关系,而知火为六淫之一,最伤人而易致病,从而累及五脏,导致阴阳失调。从"火"调整五脏可以治疗不寐症。方法:从临床实践及临床表现阐述火是致病的始动因素,并从调理外感邪火、火热内生着手,分别从先期调和肝脾,中期交通心肾,后期益气养血之法治疗不寐。结论:从"火"论治不寐当详辨。  相似文献   

12.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轻者入眠困难,或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顽固性不寐的病因病机特点和辨治方法。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心脾两虚、阴虚内热和瘀血阻络3型进行辨治的方法。结果采用归脾汤、补肝汤合酸枣仁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不寐,疗效确凿。结论唐宋教授在辨治顽固性不寐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用药特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不寐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西药治疗不寐见效快,但毒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依赖性,相比之下中药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易被患者接受。不寐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神安则寐、不安则不寐。本文将讨论心脾两虚在治疗不寐病中的应用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失眠,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得卧"或"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轻者入眠困难,或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  相似文献   

16.
王志红 《河北中医》2005,27(5):357-357
不寐临床颇为常见。西医治疗离不开镇静安神药,但往往初用时效果好,日久易产生依赖,且易有一定副作用。中医治疗不寐有明显优势,无任何副作用,易被人们接受。兹介绍安神饮辨证施治不寐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各方面压力剧增,情志失调导致不寐成为常见的现象。祖国医学认为不寐主要是因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后世医家分别从阴阳平衡、邪正虚实、脏腑、痰火与瘀血等不同角度给予阐释。从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个情志方面入手浅析其对不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寐治验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兰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1):493-493
不寐,即一般所谓的“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不寐临床上多见,病机复杂,有心肾失交、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胆虚怯、瘀血痰郁等所致者,治疗较为棘手。临证时要有方有守,循序渐进,待脏腑功能调畅,心神安宁,卧必宁静。笔者近年来辨证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医家对不寐的病因病机有诸多见解,但认为阴阳失和,阳不入阴是基本病机.不寐通常按虚实论治,分型较多.自从孔令娟提出从肺分虚实论治不寐以来,临床证实从五脏论治不寐理论切实可行.医家从病理因素入手,调和气血阴阳,但侧重点不同,或从瘀血论治,或从痰论治,或从体质学论治,或从胃论治,总之,方剂治疗疗效显著.与此同时,在治疗方法上由重视汤药治疗逐渐向针药结合为主的综合调治方面转变,穴位敷贴、头部磁疗、足底按摩、子午流注、填脐疗法、走罐、养生功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各显其效.未来将更加重视心理疗法治疗不寐.  相似文献   

20.
何华教授针对肝胆气郁、痰火扰心型不寐,治以疏肝解郁、清化痰热、镇心安神之法,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心火内盛、阴不敛阳型不寐,治以清心泻火、滋阴安神之法,以清宫汤合枳实芍药散、甘麦大枣汤加减;阴虚火旺、挟痰内扰型不寐,治以滋阴清热、化痰安神之法,以眠安汤(自拟方)治疗;瘀血内阻型不寐,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