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
眼底血证辨证论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底血证是以眼底发生出血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病位在视网膜和脉络膜.常见的出血性眼底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出血、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内眼手术及外伤性眼内出血等.其出血原因、部位和形态各不相同,病机及转归也不尽相同.本文试从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入手,探讨眼底血证的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薏苡仁有强筋骨、健脾胃、消水肿、去风湿、清肺热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脏水肿、脚气病、脾胃虚弱、肺热咳嗽、慢性肠炎、肺结核、小便不利、肺脓疡、阑尾炎、风湿痛、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4.
关新军  顾武军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77-2077,2105
尤氏治疗血证,必详辨病因、病机,使源流俱澈,而后治有所依。强调辨证论治,而不拘泥成见,如论吐血.则分为风热、郁热、暑毒、蓄热、气逆、劳伤、阳虚、伤胃等八种,详考前贤方论得失,参以己见。  相似文献   
5.
足三里调脂作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海辉  圣海蓉  王玲玲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58-1060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穴治疗高脂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检索数据库中以“高脂血证”“足三里”为中文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80年1月-2009年6月。对符合标准的32篇文献作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在针灸临床上无论单用还是配伍使用足三里治疗高脂血证,疗效肯定。结论:刺激足三里具有良好的降脂功能。  相似文献   
6.
孙某,女,33岁,2003年5月14日就诊。自述月经闭止3月余。近来时常出现狂躁不安,有时无故对丈夫及女儿打骂,砸坏家什,夜间不能安眠,难以正常上班工作。诊见其心烦躁扰,坐立不安,不时捶胸顿足,诉记忆力很差,口苦口干,小腹硬满,月经不行,小便自利,大便色深黑,查舌质红、苔黄,脉沉涩。大便隐血试验阴性。证属下焦蓄血证,治宜破血祛淤,  相似文献   
7.
8.
用中药明目止血片治疗眼底血证234例,其中黄斑出血48例,视盘血管炎22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5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例,玻璃体积血24例,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炎36例。总有效率为83.3%。作者对明目止血片的方药及作用机理,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等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血证、消渴病症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笔者的临诊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止血与活血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旦出现吐血、白血、便血、尿血、咳血、崩漏等出血证,必须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止血。因为“止得一分血,则保得一分命”(《血证论》)。然而,许多止血方中又常常出现活血药。临床实践证明,这些活血药不但不会加速出血,反而有利于止血。本文拟就止血与活血的辨证关系谈一点粗浅认识。1凉血止血与活血“动血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景岳全书》)。叶天士也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