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75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脉包括经(气)络和血(脉)络,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将气络末端称为"气之细络",脉络末端称为"血之细络"。心之气络涵盖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等广泛调控机制,心之脉络涵盖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心之气络与脉络相互协调,营卫相偕而行,共同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营卫异常而发为心律失常,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治疗原则指导心律失常辨证论治,同时充分结合现代致病因素和致病特点,分别选用调节卫气营血之方药,标本兼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引申《内经》营卫气血理论,用以阐明急性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并根据其病变反映概括证候类型,作为辨证论治依据。历经众多医家的发展补充,逐步形成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笔者欲从《内经》营卫气血理论说起,进一步探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生理基础,来揭示《内经》有关理论与后世医学发展关系之一斑。  相似文献   
3.
捻转补泻法与经脉循行方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教科书中捻转补泻法左转为补法,右转为泻法提出疑义;认为单纯的左转或右转不存在补泻,须与经脉循行方向结合方能产生补泻作用.  相似文献   
4.
唐少棠 《河北中医》1994,16(5):29-30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并在催化活性与稳定性方面与浸渍型的Cu/SiO2催化剂进行了对比,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比表面测定等方面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杨丽华  王建国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17-1018
以“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理论为指导,依据人体阴阳消长、气血盛衰、脏腑虚实与整个自然界密切关系,探讨人体阴阳、营卫、五脏主时的昼夜变化,以调整人体“睡眠-觉醒”的生理活动治疗不寐。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中风之方,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炙)。用于治疗太阳中风之表虚证。笔者取其本方的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作用,治疗其它疾病,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汗与五脏、营卫的关系,探讨自汗证的病因病机,概括为五脏皆有汗,汗之本为心,汗之化为肾,汗之出为肺,汗之源为脾胃,汗之调为肝。又必以营卫调和为要,汗出方能有节。五脏功能失调、营卫失和均可致自汗。故提出“调畅五脏、调和营卫”的自汗证治则及处方用药,通过典型临床病案,进一步阐释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8.
认为缺血性中风基本病理表现在营卫俱虚 ,瘀痰随之而起 ,停滞经脉 ,致半身不遂等。和营调卫法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伤寒六经营卫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六经病理的中心环节是营卫失常。六经通过“开、阖、枢”作用,控制和调节营卫在人何各部位量的虚盈分布和功能效应。六经病的实质是六经的“开、阖、枢”功能失常,导致营卫失调,并造成的脏腑气血津液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冲脉探析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冲脉的起源、循行路线及其生理病理作了比较全面论述的是《内经》。但有关条文在原书中出现较零散,而且《内经》本非一人所作,且历代传抄差异较大,故对冲脉的认识也难以单独据此为凭。后世送者对此论述很多,然而均较简洁,医家看法也不一。故关于冲脉的起源。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及其主病,迄今没有出现统一清晰的答案。笔者通过对《内经》原文的理解,参阅历代医著有关论述,对有关冲脉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现汇而篇,以望同道指正。1;冲脉的起源与循行路线1.1冲脉的起源冲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