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3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94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269篇
预防医学   30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74篇
中国医学   422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艺嘉  樊珂  崔小数  曹珊 《中医学报》2020,35(9):1908-1912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治疗方法可归于四类,即活血化瘀、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研究者辨证施治,多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其次,对专家经验方及中药复方研究不够深入,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再次,目前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集中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斑块易损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同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模式,以中医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结果选药组方,扩大辨证选药思路,加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将传统组方理论与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此外,应不断深入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结合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科学,积极研究中医药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大鼠微小RNA-29家族(microRNA-29,miR-29)的表达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组和卡托普利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每组6只,连续8周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去离子水。采用HE染色、心脏指数评分、Masson染色的方法评价心脏整体形态结构、重构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9家族表达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脏指数比值、胶原容积分数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扶正化瘀组、卡托普利组大鼠心脏指数比值、胶原容积分数均降低(P0.01)。(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组织中miR-29a-3p、miR-29b-3p、miR-29c-3p、miR-29b-5p、miR-29c-5p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组miR-29b-3p、miR-29a-5p、miR-29b-5p、miR-29c-5p表达上调(P0.05);卡托普利组miR-29a-5p、miR-29b-5p、miR-29c-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miR-29a-3p、miR-29b-3p、miR-29c-3p表达水平进一步下调(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可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部分miR-29家族成员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 "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特点,探讨其符合具备脏腑风湿行成3个基本要素:即外受寒湿裹挟戾气为必要外因;脏腑内虚为重要基础;邪疫伏留胶着,正邪交争为致病关键。故在辨证施治中可应用脏腑风湿理论以调理脾胃,化湿透邪,补益肺脾,顾护阳气,养阴生津。  相似文献   
4.
笔者根据现代临床子宫内膜的病理演变过程结合中医“异病同治”理念,提出“子宫内膜功能亢进性疾病”概念,涵盖5种常见的子宫内膜疾病: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基于文献的汇总,分析得到此类疾病的子宫内膜病理演变与中医病因病机的关联性,为寻找关键通路、创新性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对深化中医妇科学常见疾病的共性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5.
益气聪明汤具有补中益气、升举清阳、疏风散热的功效,善于治疗因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风热上扰、眩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老十针”是由王乐亭教授首创,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血、升清降浊、调理肠胃之功效。马华教授系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教研工作40余年,山西省卫生健康委获准成立“山西省名中医马华工作室”。  相似文献   
6.
历代医家一直重视脏腑相关问题,本文从中医发展之初对脏腑问题的两种视角(联系视角与解剖视角)开始思考,基于《脉经》前后的经典文献梳理《脉经》文本,得出《脉经》脏腑讨论的初步认识,即王叔和讨论了传统藏象视角认识下的脏腑生理、病理、诊断与经脉腧穴的联系,而各种古代文献的重组、编排、归纳则提示藏象理论的系统构建在此时发生,并且已经纳入经脉的相关内容;《脉经》卷六集中体现了王叔和对“脏腑-经脉一体化”的理论构建和临床观察,《脉经》对于脏腑病候进行了仔细梳理,并注重病候、诊脉、脏腑与腧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安宫牛黄丸保留灌肠治疗中风-中脏腑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安宫牛黄丸保留灌肠治疗重症脑出血(即中医诊断为中风一中脏腑)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药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静滴,治疗组加用安宫牛黄丸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安宫牛黄丸保留灌肠治疗中风-中脏腑具有较好的醒脑开窍、清热豁痰、镇静止痉等作用,明显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金钊 《西部中医药》1997,10(5):10-10
异病同治验案3则金钊甘肃兰化职工医院(730060)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仲景为血痹而设,主治因气血不足,感受外邪所致的身体肌肤麻木不仁。多年来,笔者从临床体会到,只要把握其阳痹血涩,肌肤失养之病机,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肌肤麻木不仁,均可以此方加减治疗,且疗...  相似文献   
9.
王惟恒 《抗癌》2005,(3):25-26
情志,可以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太过(兴奋)或不及(抑制)能引起体内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肿瘤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 1 997~ 1 999年期间有完整临床资料的 60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中男性 5 7例 ,女性 3例 ,年龄 48~ 72岁 ,平均 5 9岁。疼痛关节第一跖趾关节 45例 ,累及踝足关节 1 5例。首次发病 42例 ,病程 1年 9例 ,2~ 3年5例 ,3年以上 4例。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血尿酸浓度均大于 41 6μmol/L ,X线拍片示关节面缺损 5例。约 1 /3病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加速。有阳性家族史者占 45 %。2 治疗方法2 .1 内 治  1痛风汤 (自拟 ) :生地 1 5 g,石斛3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