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胡黄连主要含三大类化学成分,即环烯醚萜甙类、酚甙类及葫芦素类,药用有效部分主要为前两类,具有保肝利胆、抗炎及抗哮喘等作用,其中胡黄连制剂Picroliv可对抗多种因素引起的肝毒作用,酚甙androsin及其甙元apocynin显示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藏胡黄连提取物的保肝降酶、降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CC14或乙醇致大鼠急性肝损伤、CCl4与乙醇并用致大鼠慢性肝损伤,西藏胡黄连提取物均可显抑制血清ALT、AST、TBil升高,对综合因素致大鼠脂肪肝模型肝中甘油三酯升高也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5):217-217
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谢智勇、孔德云和杨培明同志从西藏胡黄连中提取得到一种新的苷类成分 ,操作如下 :将西藏胡黄连 (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药材粗粉用水提取 ,其水提取物上大孔吸附树脂 ,以不同浓度的醇进行梯度洗脱。取其中 45 %乙醇的洗脱部分 ,回收乙醇后剩余物依次用石油醚 ( 60~ 90℃ )、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 ,取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的萃取物 ,反复经硅胶柱色谱纯化后得到一个化合物。通过对其各种波谱数据 ( 1HNMR、13 CNMR、 DEPT、HMBC及 ESI-MS)的解析及水解后与已知化合物进行对照 ,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注射胡黄连总苷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剂量递增设计.采用单剂量、多剂量给药的方法,观察用药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和实验室安全性指标.结果:32饲受试者全部完成单剂量试验,18例受试者完成多剂量试验,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中除多剂量120mg组出现1例程度轻微的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未报告其他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注射用胡黄连总苷单剂量30~300 mg和多剂量120~240 mg剂量范围内,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6.
胡黄连苷Ⅱ对大鼠体内P450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胡黄连苷Ⅱ对大鼠体内P450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探针技术,测定单次和多次使用胡黄连苷Ⅱ前后大鼠血浆中相应的探针药物咪哒唑仑、奥美拉唑、双氯芬酸、氯唑沙腙和右美沙芬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单次给予胡黄连苷Ⅱ(10mg.kg^-1)后,探针药物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没有显著性变化。按每天两次,每次10mg.kg^-1剂量灌胃胡黄连苷Ⅱ,连续12d后,与用药前比较,咪哒唑仑、双氯芬酸、右美沙芬和氯唑沙宗的血药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未见显著性改变;但奥美拉唑的血药浓度及其AUC0-t有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单次给予胡黄连苷Ⅱ对大鼠P450活性没有影响,而多次给予胡黄连苷Ⅱ对大鼠CYP2C19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黄连为我国传统中药,为玄参科植物印度胡黄连Picrorhiza kurooa non Royle ex Benth.的干燥根茎,一向依赖进口。20世纪60年代,在西藏和云南西北部发现同属植物西藏胡黄连P.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并栽培作为印度胡黄连的代用品[1]。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胡黄连,为国产西藏胡黄连。其性寒,味苦。具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现代研究证明胡黄连具有清热利湿、保肝利胆,降酶的作用。据文献报道,胡黄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以胡黄连苷、胡黄连苷、胡黄…  相似文献   
8.
西藏胡黄连中的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常用传统中药西藏胡黄连Picrork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根茎中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1H、^13CNMR等坡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3个环戊烷单萜:rehmaglutinA(1)、rehmaglutinD(2)、3'-methoxyspecionin(3),4个环烯醚萜苷:picrosideⅡ(4)、picrosideⅠ(5)、picrosideⅢ(6)、pikuro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1,2、3和7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方药:使君子12g,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各20g,鸡内金20g,苍术20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2g,荆芥10g,防风10g,胡黄连10g,肉豆蔻2g,甘草10g。  相似文献   
10.
胡黄连苷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美丽  李后涛  刘杰  王长城 《齐鲁药事》2006,25(11):681-682
目的研究胡黄连苷(GP)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灌胃给予乙醇或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以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脏重量指数。结果连续6d灌胃给予15.0、30.06、0.0 mg/(kg.d)GP能明显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减轻增加的肝脏重量指数。结论GP对四氯化碳及乙醇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