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科学的大量资料表明:人体的生理、生化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同样,人的心理活动也能影响人体的生理、生化改变。我们通过对临床拔牙患者的术前情绪的测量、术中反应及愈后观察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胸膜腔穿刺排液技术也不断更新提高。胸穿排液具体方法很多,在此例举3个,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什么是针灸现代化?1997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针联成立10周年学术大会上,王雪苔教授以《针灸的现状与未来》为题作特别演讲时认为,20世纪针灸发展的时代特征是针灸国际化和现代化。针灸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既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又赋予现代科学内涵的现代针灸学的形成。笔者认为:在针灸现代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程艳 《大众健康》2006,(12):76-76
现代科学认为,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生命是120岁,60岁以前是耕耘劳作期。生活很艰苦;60岁以后才是成熟收获期,生活很幸福。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是世界科学史上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良好临床疗效的一门自然科学,在现代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传授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如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病因病机、预防治疗等与人体生命活动的疾病相关的基本问题。授课对象是刚离开中学教育进入大学的新生,在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前,往往较多地运用逻辑思维,而中医理论尤其是中基中抽象思维较多,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为了把祖国医学最珍贵的、长期积累形成的重要知识与经验,转化为医学生们的知识、经验、智慧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阐明中医经络的主要科学内涵,并有望在经络作为“内属腑脏,外络支节”联系作用、作为“行血气而营阴阳”生理作用和作为“调虚实,处白病”治疗作用的科学机制等3个方面获得突破的10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近代“科学”的标准,是建立在概念与数值的“精确”之上的,精确是好的,模糊则不好——人们往往习惯于这样说。西医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的整个体系,从人体解剖到生理、病理、药理,与近现代科学的基础支撑体系——数学、物理学、化学方方面面都有紧密的接轨。而中医,之所以不“科学”,是因为它从临证到教学都“拿不出”相应的“精确”数值,属于“模糊思维”,  相似文献   
9.
中医,西医,都是以人体生理病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古代的科学,而西医是现代科学。从古代到今天,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中医、西医可谓是殊途同归,总有一天会走到一起——中西医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医学形态。去年出版的《当中医遇上西医》,有一些观点是值得注意的:“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常常被人从西医本位的观点简化,不少西医相信中医学最终只能汇归西方医学,从而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要完全交融,中医学首先必须自我解构。香港一位肾科专家陈文岩对此有言简意赅的论断。他慨然道:‘病不因人分黑白,岂能脏腑有中西?’进而断言:‘世界上没有两种医学。’”“世界上没有两种医学,更准确地说,应是指‘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种同时符合科学真理却又互相矛盾的医学。’人类的医疗文化尽管可以多元,科学真理却只能有一个。”“西医认为,所谓中西医学相通的问题,根本上只是‘中医科学化’的老问题。中医是否科学?如果不是,它能否科学化?如果它算是一种朴素的‘前科学’,它能否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绍民 《齐鲁药事》2005,24(3):132-135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进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