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6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玄府首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世补充完善,至金元时期河间学派代表人物刘完素将其提炼为"升降出入"指导临床实践,河间学派门人后学亦秉承该理论,并各有侧重,如刘完素倡导出以宣通、张从正遵循下以通降、李东垣重视升以提清、朱震亨强调入以滋阴,共同发展和完善了玄府理论;现代学者围绕玄府的特性,提出与之相应的现代医学微观结构假说,促进了玄府理论在形质研究上的发展。本文通过论述河间流派对玄府及其升降出入理论的认识,加以严谨的探讨和总结,以期对玄府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玄府与离子通道的比较研究及中风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离子通道由跨膜蛋白构成 ,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 ,它控制着神经、肌肉等组织的兴奋性 ,参与动作电位的发生和扩布 ,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进而经过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 ,控制分泌、代谢、收缩和兴奋性变化等重要生命过程。金代刘河涧 [1 ]提出“玄府说”,是迄今为止中医学有关人体结构层次中最为细小的单位 ,其与离子通道有许多共性。现就玄府与离子通道进行比较研究 ,以阐释中风病的分子机制及治法 ,为中风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1 玄府和离子通道的共性内涵“玄府”首见于《内经》,是指汗孔而言。金代刘河涧借用“玄府”旧名 ,…  相似文献   
3.
冯驰  许敬  陈丽  鲁力 《光明中医》2023,(10):1909-1912
目的 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及基于玄府理论(通玄化瘀汤)防治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在玄府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比较2组在青光眼发病率、病程、眼压、眼部胀痛症状方面的差异。结果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P<0.05);在控制眼压及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其主要病因;基于玄府理论防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减少青光眼发生、控制眼压、缩短高眼压持续时间,改善眼部症状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许韵  冯玲 《吉林中医药》2023,(5):497-500
三焦与玄府功能相似,皆是人体气机、津液、气血运行的门户通路。三焦者宏观推动,玄府者微观调节,“三焦-玄府”一体推动人体气化功能及津液输布。本文在总结“三焦-玄府”一体观的基础上,认为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为湿浊痹阻三焦-玄府,在治疗上不拘泥于传统内治法,提出内外合治,内治强调逐湿浊、畅三焦以推动玄府开阖,芳香逐秽开玄府;外治创新性提出熏蒸微汗法,启玄府通三焦治疗高脂血症,并附以临床研究,证明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5.
玄府与微循环和离子通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玄府首见于《内经》 ,是指汗孔而言。金代刘河间[1] 借用“玄府”旧名 ,发展《金匮要略》“腠理”(腠者 ,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 ,为气血所注 ;理者 ,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说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组织概念 ,以无物不具的“玄府”作为无处不到的气机升降出入活动的结构基础 ,是中医学对人体组织结构认识上的一种深化。当然 ,“玄府”说只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刘河间通过辨证思维认识的成果 ,但即使从现代医学科技观点来看 ,此假说仍然有其合理内核 ,“玄府”的物质基础 ,当是客观存在的。周学海[2 ]发挥刘氏“玄府”说 ,倡导“细络瘀血”…  相似文献   
6.
玄府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府是机体内最微小的腔道,广泛地存在于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包括血脉经络,凭此以沟通体内的气血津液,实现气机的运行、津液的流通、气津的渗灌以及神机的运转。玄府的结构属性和功能特点,使其集约了中医学“阴阳者,天地之道”的全部内涵。认为玄府在实现上述沟通联系功能时,与通常所言的具有沟通联系功能的经络或血脉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属于微观层面,后者属于相对宏观层面;前者属于旁性渗灌联系,后者属于直性流通联系。强调玄府在实现体内广泛联系的同时,也凭借此与外界相应,是天人相应、天道与人道相通的直接载体。  相似文献   
7.
小儿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中医学"慢乳蛾"范畴,病机复杂,病情缠绵.基于玄府理论并结合临证经验,我们提出本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为玄府闭塞,也是其迁延反复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开通玄府是小儿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基本治则,早期着重运脾化湿、恢复中焦升降以通玄,后期多清补肺肾、通达气血津液以通玄,同时重视病后防复,取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9.
基于中医络脉与玄府理论,阐述肾络、肾玄府的结构与功能,提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络脉-玄府”病机。认为络脉与玄府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肾络阻滞、肾玄府开阖失常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络郁滞,肾玄府郁闭不通,病性多偏于邪实;中后期肾络瘀阻,肾玄府痿闭,肾功能衰竭,病性偏于正虚。临床治疗时倡导选用辛味药以开玄通络,于辨证论治基础上酌加辛味的风药可祛邪增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玄府理论、指导眼科临床。方法学习经典及历代医家的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结果“玄府闭塞为百病之根。”目之玄府闭塞,是眼病的根本病机,辛温通利玄府是其治疗大法。结论玄府郁闭眼病乃生,开通玄府要全身辨证。切记辛温通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