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0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湿来源于人体内,具有重着、黏滞、趋下等特性,是由人体运化转输水液功能障碍而致。内湿的形成与五脏失调息息相关,五脏失调都能导致内湿的产生,但是五脏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临床在治疗内湿证时既要从整体出发,又要辨证论治,分清主次,适当顾及其他脏腑,才能使五脏协调,湿邪得化。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认识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刚  金劲松 《天津中医药》2020,37(3):247-25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属"寒湿疫"范畴,以湿邪为病机核心,以肺为病位中心,以脾胃盛衰为疾病进退的关键。治疗与预防调护方面,急性期,卫气同调,宜宣清和化;恢复期,肺脾同治,宜清补轻宣,注重饮食、情志调摄;谨慎使用抗病毒、抗生素、激素及液体疗法。  相似文献   
3.
王辉  邱建强  乔黎焱  肖兵  石耀武  黄博  卢博  张选国 《陕西中医》2020,(3):285-286,397
目的:通过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初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论治,以期对本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通过对《温病学》研习、深入疫区中医专家对本病的分析及各省卫建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本病的辨证论治进行探析。结果:早期多以感受湿邪疫毒之气为主,且偏寒湿,治疗以散寒除湿,透邪芳香辟秽为主; 随着病情进展,湿郁化热,湿毒热充斥肺脏,损伤肺络,热壅肠腑,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通腑为主; 若上述两个阶段未遏制,则病邪进一步深入,导致内陷心包,出现内闭外脱之证,闭症以泻火除湿,开窍醒神为主,脱症以回阳救逆为主; 恢复期正虚邪恋,正虚则以气阴两虚和脾气亏损为要,余邪仍以湿为患,故在治疗上益气养阴,健脾利湿。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病因素以“湿”邪为主,“湿、毒、瘀、闭”为主要病机,肺脾为主要病位,治疗上以化湿解毒,避秽化浊,开窍醒神为主,全程应重视固护脾胃,避免过度使用寒凉药物。  相似文献   
4.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因感受风寒湿邪致寒湿阻络,或因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受压等引起,患者呈现沿坐骨神经走向的腿部疼痛、麻木,严重者痛如刀割。病程冗长,缠绵难愈。“药酒”对本病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具简便廉验特点。兹介绍药酒疗法八款,供患者选用。甲珠、当归、桂枝、茯苓、川乌、草乌、杜仲、牛膝、甘草各9g,红糖50g,黄酒500m l。以上诸品装入玻璃器皿中,密封,置避光处,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用法:每次服24m l,每日2次。连服1个月为1疗程,一般用1~2疗程即可获愈。据72例治疗经验,治愈6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7.2%。川乌30g,草…  相似文献   
5.
风寒湿邪侵入肌腠、经络、关节郁久化热的化热型风湿关节炎。笔者在临床中以芍药甘草汤合二妙散灵活加减,配以风湿膏外敷,通过40例临床观察,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疾病从湿论治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实践发现某些病毒性疾病的证候表现往往与中医的“湿”有关,分别采用祛风胜湿、清热燥湿、清热利湿、芳香化湿等除湿法,并经配伍化裁,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眼病、病毒性肠炎、病毒性带状疱疹等取得满意疗效,提出病毒性疾病可从“湿”论治的见解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8.
浅析肝癌与“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邪是中医学中“六淫”之一,具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兼性及转化性;而肝癌的发病及临床表现与湿邪的性质和特点极为相似。肝癌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高发地区气候均具有温暖、潮湿、多雨等特点,因此肝癌发病与湿密切相关。湿邪不外乎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因感天地之湿邪而发,内湿因脏腑功能失调而生。在肝癌的防治过程中应重视治“湿”,预防上注重祛外湿,注意合理饮食、清洁环境;治疗上重视内湿,健脾理气为肝癌的常用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属于中医“瘟疫”范畴,其病因为特定的致病因素,可称为“肺毒”或“肺役”,此致病因子具有类似湿邪和热邪的性质,但不可与“六淫”邪气相混淆。其发病过程为正邪相争、正邪消长的具体表现,普通型SARS邪气实,正气不虚,随着正气驱邪外出,疾病渐愈。重型SARS多由于邪毒过剩或正气本虚所致,部分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SARS不具有卫气营血证的传变规律,仅用表里辨证即可。从SARS的发病过程看,中医的正气,与西医的“免疫”概念不甚一致,与“细胞免疫”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毒时邪,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热毒痰瘀,壅阻肺络,热盛邪实,湿邪内蕴,耗气伤阴,甚则出现气急喘脱的危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