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1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0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595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02篇
  4篇
中国医学   507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温病学术理论发展与温病学教学、临床应用现状,认为有关温病文献研究可从深度与广度进行再拓展、再挖掘。介绍"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温病学科学术性质及特点,探讨"扎根理论"在该学科学术理论建设中可行的研究模式与研究思路,剖析该研究对于温病学科学术建设的理论价值及应用前景。同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难点,提出研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哮喘有独特优势,临床上依据肺肠相关理论,采用肺肠合治法常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肺肠合治法治疗哮喘发作期的机理予以探讨,并对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1肺肠合治法治疗哮喘发作期的机理1.1肺与大肠经脉相互连络《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辨证施治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清肝泻火,滋阴潜阳、祛痰化浊、活血化瘀、滋肾养肝、补中益气、调理冲任、益阴助阳法,分别用九九降压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号方。  相似文献   
4.
白薇疗水肿     
张卫国 《中医杂志》2006,47(10):736-737
白薇,传统中药学认为,其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主治阴虚发热,产后虚热.温病发热,以及血淋,热淋,疮痈肿毒。笔者在用白薇治疗以上疾病的同时,发现其退水肿作用也很明显。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6.
辨治高脂血症重在理脾化痰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熊文生 《新中医》1996,28(11):4-5
本文简述了高脂血症的发病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认为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变生痰湿脂浊,注入血脉,是高脂血症发病的主要病机,由于痰成于脾,也化于脾,从而提出高脂血症的治疗,应重在理脾化痰。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应用通腑泄热法治疗肠伤寒的指导思想,介绍了该法的药物组成及疗效分析。该法疗效较好,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医学理论及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对免疫性不孕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本病的发生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虚实夹杂是其特点.治疗应补肾益气以治本,佐以活血化瘀清热,整体调治,调节阴阳、气血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对温病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归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为了适应新学科的要求,充分体现温病学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作用,使该学科更好地为临床诊治服务,原有的温病教学内容宜做相应改革.以下就温病教学内容改革略议一二.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发现 ,肥胖症是许多致命性疾病诸如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肝胆结石病等的主要诱因之一。这就迫使全球的医务工作者不得不重视和研究肥胖症的成因、治疗及预防。在较早遇到这一课题的西方发达国家中 ,医生们单独或综合采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药物配合及手术等治疗措施进行实践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着几千年文明和临床经验积累的中医学 ,有义务在研究并最终解决这一医学难题的实践中作出一定的贡献。针灸学作为中医学中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 ,理应在这一贡献中占据其应有的位置。针灸减肥以其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