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99mTc动态显像方法对10例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进行了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时,腺体核素浓聚明显降低,功能曲线呈与本底平行的低平曲线,功能降低或丧失。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核素检查对临床颌下腺炎症的治疗与肿瘤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颌下腺炎的病因以涎石所致最为多见。虽有急性与慢性颌下腺炎之分,但以慢性颌下腺炎为多;并多依赖于手术治疗。为了寻找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我们自1977年起,采用以涎石排石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益寿宝典》2014,(1):27-27
我今年72岁,最近吃饭时感到右侧舌下方有胀痛感。去医院经x线检查,说我右倜舌下内阜处长有一个枣核样的涎石。为什么舌下会长这样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解剖形态的改变与涎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72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在接受内镜治疗过程中镜下观察到的导管解剖形态资料,并用自凝塑料复制10例离体下颌下腺导管解剖形态铸型,分析导管解剖形态的改变与涎石形成的关系。结果:372例涎腺镜术中有326例在镜下发现涎石,在所发现的426颗结石中约67%的涎石位于导管腺门端1/3或腺门区。在发现涎石的病例中,内镜探查导管系统发现87.4%的病例存在腺门区壶腹状扩张现象。10例下颌下腺导管铸型均直观地表现出导管系统树形结构及腺门区壶腹状扩张现象。结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普遍存在腺门区壶腹状扩张现象。大部分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位于近导管腺门端1/3或腺门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结石CT图像特点。方法对其CT图片及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发现26例下颌下腺结石,发生率(26/2000=1.3%);共发现结石44枚,其中单发结石16例(16/26=61.5%),多发结石10例(10/26=38.5%),22例(22/26=84.6%)合并颌下腺炎,结石大小4.65±0.86(0.8~12mm),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36.6±6.5)岁,男18例(18/26=69.2%),女8例(8/26=30.8%);11例呈圆形(11/44=25.0%),28例呈椭圆形(28/44=63.6%);5例不规则形(5/44=11.4%)。CT表现为沿下颌下腺导管方向走行的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高密度影,同时伴有同侧下颌下腺腺体增大,密度欠均等改变,增强扫描后结石未见强化。结论下颌下腺结石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对该病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对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及MD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方法:对具有完整头颈部MD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涎腺结石的MD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共计有阳性结石39个,下颌下腺结石30例(96.77%),7例患者(22.58%)具有多发结石,18例(58.06%)病例伴有明显的炎性症状,结石体积、结石的位置与下颌下腺炎性症状相关,结石越靠后、结石体积越大,下颌下腺炎性症状就越重。结论:MDCT对涎腺结石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确定结石的形态、数目、大小并定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涎腺内镜在慢性颌下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因颌下腺反复肿胀就诊的患者行颌下腺涎腺内镜检查,明确导管系统的病变。结果:7例因导管重度狭窄放弃检查,71例完成涎腺内镜检查(91.0%)。59例通过涎腺内镜可发现明确的导管系统病变,其中结石31例,23例存在导管增生扩张、粘液栓及纤维素样渗出形成;导管息肉2例,导管畸形2例。多数病例导管内壁可见不同程度的充血、糜烂性炎症。此外,12例患者通过内镜未发现可观察到的明确的病变。结论:涎腺内镜可直观、有效地观察颌下腺导管系统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Kuttner瘤):腺体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9mTc动态显像方法对10例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进行了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时,腺体核素浓度聚明显降低,功能曲线呈与本底平行 平曲线,功能降低或丧失。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核素检查对临床颌下腺炎症的治疗与肿瘤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