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指出:"喘有夙根",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称哮病为"宿哮".后世对哮病"夙根"的认识多推崇元·朱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之说,在治法上主张"专以去痰为先".  相似文献   
2.
朱丹溪(震亨)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十分深远,这与其弟子中贤俊辈出,广为传播丹溪之学术思想密切相关.因此笔者于20年前撰有<朱丹溪弟子考略>一文,发表在<中华医史杂志>1984年第4期上.然而丹溪尚有非医弟子,即传朱熹之儒学者,则鲜有人提及.其实丹溪在儒学上身体力行,格物致知,造诣实深.戴良说得非常明白:丹溪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之论,去其短而用其长,又复参之以太极之理,<易>、<礼记>、<通书>、<正蒙>诸书之义,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而谓<内经>之言火,盖与太极动而生阳,五性感动之说有合;其言阴道虚,则又与<礼记>之养阴意同.  相似文献   
3.
卫敏  耿耘 《江西中医药》2003,34(3):12-13
从扶助正气常用四君、滋阴养血善用四物、辩证治痰活用二陈、苦寒降火慎用温燥、调和气机解除郁滞、用药精炼喜用单方六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朱丹溪的用药配伍特点,简述了他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朱丹溪所论痰病,从其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法则以及遣药特点等方面作一探析。笔者结合临证,例举从痰论治面肌痉挛证和遗尿症。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方面论述朱丹溪治脾胃病,即:气血痰郁理论与脾胃病机;经典方剂与脾胃病论治;引申和发挥。  相似文献   
6.
漫谈情志为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漫谈情志为病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21)马翠萱[关键词]情志为病,《内经》,朱丹溪,张景岳祖国医学所谓的M情,用喜、怒、忧、思、悲、恐、谅.是人类特有的七件清志又k。一般说来,轻微的情志受记.不会影闲人的健康.如果情志变化太大,精神刺激过久,...  相似文献   
7.
复习朱丹溪有关医学文献 ,阐发其应用风药治疗血证的机制 ,主要有 :风药直接止血 ;风药升阴散火止血 ;风药散火解毒、凉血止血 ;风药炒黑止血 ;风药振脾益气止血 ;祛除致病因素 ;其它。  相似文献   
8.
试论朱丹溪顾护脾胃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星 《中医杂志》2003,44(4):245-246
人们通常认为,朱丹溪用药苦寒戕伐生气。通过对朱丹溪著作的研读,阐述了朱丹溪“脾胃为清纯冲和之气,胃纳水谷,补阴配阳”的观点,并从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加以论证,说明其治病用药重视中焦脾胃,处处注意顾护脾胃之气的思想,从而表明应更加全面地继承朱丹溪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试论朱丹溪"清养"脾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溪承东垣之法,然不拘泥其对脾胃之治,主张以“清养”为当,而不以辛香之品燥补。从滋阴、治痿、老年养生等三方面探讨朱丹溪“清养”脾胃的学术思想,认为“清养”脾胃是朱氏养阴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全面继承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体系,就必须注重对其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独自特点和实质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补阴丸在血证中的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兵 《中医药导报》2003,9(12):29-29
采用朱丹溪补阴之代表方大补阴丸治疗咳血、尿血、肌衄等血证 ,取得了良好疗效。认为细审病因病机 ,对症下药 ,才能喜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